初中数学

在三角形纸片 ABC (如图1)中, BAC = 78 ° AC = 10 .小霞用5张这样的三角形纸片拼成了一个内外都是正五边形的图形(如图2).

(1) ABC =         °

(2)求正五边形 GHMNC 的边 GC 的长.

参考值: sin 78 ° 0 . 98 cos 78 ° 0 . 21 tan 78 ° 4 . 7

来源: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次函数 y = kx + b 的图象与 x 轴的负半轴相交于点 A ,与 y 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 B ,且 sin ABO = 3 2 ΔOAB 的外接圆的圆心 M 的横坐标为 - 3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来源: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 ΔABC 中, AB = AC ,以 AB 为直径的 O 与边 BC AC 分别交于 D E 两点,过点 D DF AC ,垂足为点 F

(1)求证: DF O 的切线;

(2)若 AE = 4 cos A = 2 5 ,求 DF 的长.

来源:2017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阅读)

地球是一个球体,任意两条相对的子午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如图1中的 O .人们在北半球可观测到北极星,我国古人在观测北极星的过程中发明了如图2所示的工具尺(古人称它为“复矩”),尺的两边互相垂直,角顶系有一段棉线,棉线末端系一个铜锤,这样棉线就与地平线垂直.站在不同的观测点,当工具尺的长边指向北极星时,短边与棉线的夹角 α 的大小是变化的.

(实际应用)

观测点 A 在图1所示的 O 上,现在利用这个工具尺在点 A 处测得 α 31 ° ,在点 A 所在子午线往北的另一个观测点 B ,用同样的工具尺测得 α 67 ° PQ O 的直径, PQ ON

(1)求 POB 的度数;

(2)已知 OP = 6400 km ,求这两个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即 O AB ̂ 的长. ( π 3 . 1 )

来源: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 O 中,半径 OA OB ,过点 OA 的中点 C FD / / OB O D F 两点,且 CD = 3 ,以 O 为圆心, OC 为半径作 CE ̂ ,交 OB E 点.

(1)求 O 的半径 OA 的长;

(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来源: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定义:

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给出如下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

理解:

(1)如图1,已知 A B O 上两点,请在圆上找出满足条件的点 C ,使 ΔABC 为“智慧三角形”(画出点 C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2,在正方形 ABCD 中, E BC 的中点, F CD 上一点,且 CF = 1 4 CD ,试判断 ΔAEF 是否为“智慧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运用:

(3)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O 的半径为1,点 Q 是直线 y = 3 上的一点,若在 O 上存在一点 P ,使得 ΔOPQ 为“智慧三角形”,当其面积取得最小值时,直接写出此时点 P 的坐标.

来源:2017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 AB O 的弦,过点 O OC OA OC AB P CP = BC

(1)求证: BC O 的切线;

(2)已知 BAO = 25 ° ,点 Q AmB ̂ 上的一点.

①求 AQB 的度数;

②若 OA = 18 ,求 AmB ̂ 的长.

来源: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 AB O 的直径, C O 上一点,经过点 C 的切线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E AD EC EC 的延长线于点 D AD O F FM AB H ,分别交 O AC M N ,连接 MB BC

(1)求证: AC 平分 DAE

(2)若 cos M = 4 5 BE = 1

①求 O 的半径;

②求 FN 的长.

来源: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 Rt Δ ABC 中, ACB = 90 ° A = 30 ° BC = 1 ,以边 AC 上一点 O 为圆心, OA 为半径的 O 经过点 B

(1)求 O 的半径;

(2)点 P 为劣弧 AB 中点,作 PQ AC ,垂足为 Q ,求 OQ 的长;

(3)在(2)的条件下,连接 PC ,求 tan PCA 的值.

来源: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如图,在 ΔABC 中, C = 90 ° BAC 的平分线 D BC 于点 D ,过点 D DE AD AB 于点 E ,以 AE 为直径作 O

(1)求证: BC O 的切线;

(2)若 AC = 3 BC = 4 ,求 BE 的长.

来源:2017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问题:已知 α β 均为锐角, tan α = 1 2 tan β = 1 3 ,求 α + β 的度数.

探究:(1)用6个小正方形构造如图所示的网格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 ) ,请借助这个网格图求出 α + β 的度数;

延伸:(2)设经过图中 M P H 三点的圆弧与 AH 交于 R ,求 MR ̂ 的弧长.

来源:201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点 P ( x 0 y 0 ) 和直线 y = kx + b ,则点 P 到直线 y = kx + b 的距离证明可用公式 d = | k x 0 - y 0 + b | 1 + k 2 计算.

例如:求点 P ( - 1 , 2 ) 到直线 y = 3 x + 7 的距离.

解:因为直线 y = 3 x + 7 ,其中 k = 3 b = 7

所以点 P ( - 1 , 2 ) 到直线 y = 3 x + 7 的距离为: d = | k x 0 - y 0 + b | 1 + k 2 = | 3 × ( - 1 ) - 2 + 7 | 1 + 3 2 = 2 10 = 10 5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求点 P ( 1 , - 1 ) 到直线 y = x - 1 的距离;

(2)已知 Q 的圆心 Q 坐标为 ( 0 , 5 ) ,半径 r 为2,判断 Q 与直线 y = 3 x + 9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已知直线 y = - 2 x + 4 y = - 2 x - 6 平行,求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

来源: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四边形 ABCD 内接于 O BC O 的直径, AC BD 交于点 E P CB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 PA ,且 PAB = ADB

(1)求证: PA O 的切线;

(2)若 AB = 6 tan ADB = 3 4 ,求 PB 长;

(3)在(2)的条件下,若 AD = CD ,求 ΔCDE 的面积.

来源:2018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已知 BF O 的直径, A O 上(异于 B F ) 一点, O 的切线 MA FB 的延长线交于点 M P AM 上一点, PB 的延长线交 O 于点 C D BC 上一点且 PA = PD AD 的延长线交 O 于点 E

(1)求证: BE ̂ = CE ̂

(2)若 ED EA 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 x 2 - 5 x + 5 = 0 的两根,求 BE 的长;

(3)若 MA = 6 2 sin AMF = 1 3 ,求 AB 的长.

来源: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如图1,在菱形 ABCD 中, CE = CF ,求证: AE = AF

(2)如图2, AB O 的直径, PA O 相切于点 A OP O 相交于点 C ,连接 CB OPA = 40 ° ,求 ABC 的度数.

来源: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1-05-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数学圆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