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图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 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如图1,点 P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图1中作出点 P关于直线 AC的对称点 Q,连接 AQ、 QC、 CP、 PA,并直接写出四边形 AQCP的周长;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线段 AC为对角线、面积为6的矩形 ABCD,且点 B和点 D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已知矩形 的一条边 ,将矩形 折叠,使得顶点 落在 边上的 点处
(Ⅰ)如图1,已知折痕与边 交于点 ,连接 、 、 .若 与 的面积比为 ,求边 的长.
(Ⅱ)如图2,在(Ⅰ)的条件下,擦去折痕 、线段 ,连接 .动点 在线段 上(点 与点 、 不重合),动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且 ,连接 交 于点 ,作 于点 .试问当动点 、 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线段 的长度.
如图,在矩形 中,点 在边 上,且 ,过点 作 ,垂足为点
(1)求证: ;
(2)以 为圆心, 长为半径作圆弧交 于点 ,若 ,求扇形 的面积.(结果保留
如图,矩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 与 轴平行, ,点 的坐标为 , 是 的中点;反比例函数 图象经过点 和点 ,过点 的直线 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 ,点 的纵坐标为4.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点 的坐标;
(2)求直线 的解析式;
(3)直接写出 时,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如图,将矩形ABCD沿AF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E处,过点E作 交AF于点G,连接DG.
(1)求证:四边形EFDG是菱形;
(2)探究线段EG、GF、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 , ,求BE的长.
如图,在 中, 是 边上的中线, 是 的中点,过点 作 的平行线交 的延长线于点 ,连接 .
(1)求证: ;
(2)若 ,试判断四边形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点 、 分别是矩形 的边 、 上一点,若 ,且 .
(1)求证:点 为 的中点;
(2)延长 与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连接 ,已知 ,求 的值.
如图,在矩形 中, , ,点 是 边上的点, ,连接 , 交于点 .
(1)求证: ;
(2)连接 ,求 的值;
(3)连接 交 于点 ,求 的值.
在矩形ABCD中,E为CD的中点,H为BE上的一点, ,连接CH并延长交AB于点G,连接G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
(2)若∠CGF=90°,求 的值.
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方格中,点,都在格点上.
(1)在给定的方格中将线段平移到,使得四边形是矩形,且点,都落在格点上.画出四边形,并叙述线段的平移过程;
(2)在方格中画出关于直线对称的;
(3)直接写出与的交点到线段的距离.
矩形 中, 、 分别是 、 的中点, 、 分别交 于 、 两点.
求证:(1)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2) .
如图,将矩形 沿 折叠,使点 落在 边上的点 处,过点 作 交 于点 ,连接 .
(1)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
(2)探究线段 、 、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 , ,求 的长.
如图,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延长 至点 使 , 是矩形,其对角线 , 交于点 ,连接 交 于点 .
(1)求证: ;
(2)求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