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C内接于⊙O,BC是⊙O的直径,弦AF交BC于点E,延长BC到点D,连接OA,AD,使得∠FAC=∠AOD,∠D=∠BAF.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5,CE=2,求EF的长.
如图,⊙ O的直径 AB=10,弦 AC=8,连接 BC.
(1)尺规作图:作弦 CD,使 CD= BC(点 D不与 B重合),连接 A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所作的图中,求四边形 ABCD的周长.
如图,△ ACE内接于⊙ O, AB是⊙ O的直径,弦 CD⊥ AB于点 H,交 AE于点 F,过点 E作 EG∥ AC,分别交 CD、 AB的延长线于点 G、 M.
(1)求证:△ ECF∽△ GCE;
(2)若tan G= , AH=3 ,求⊙ O半径.
如图,△ ABC内接于⊙ O, AB是⊙ O的直径, AC= CE,连接 AE交 BC于点 D,延长 DC至 F点,使 CF= CD,连接 AF.
(1)判断直线 AF与⊙ 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 AC=10,tan∠ CAE= ,求 AE的长.
如图, AB为⊙ O的直径, C、 D是半圆 AB的三等分点,过点 C作 AD延长线的垂线 CE,垂足为 E.
(1)求证: CE是⊙ O的切线;
(2)若⊙ O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如图,在⊙ O中, B是⊙ O上的一点,∠ ABC=120°,弦 AC=2 ,弦 BM平分∠ ABC交 AC于点 D,连接 MA, MC.
(1)求⊙ O半径的长;
(2)求证: AB+ BC= BM.
如图,已知 BC⊥ AC,圆心 O在 AC上,点 M与点 C分别是 AC与⊙ O的交点,点 D是 MB与⊙ O的交点,点 P是 AD延长线与 BC的交点,且 = .
(1)求证: PD是⊙ O的切线;
(2)若 AD=12, AM= MC,求 的值.
如图, AB为⊙ O的直径, C, G是⊙ O上两点,过点 C的直线 CD⊥ BG于点 D,交 BA的延长线于点 E,连接 BC,交 OD于点 F,且 BC平分∠ ABD.
(1)求证: CD是⊙ O的切线;
(2)若 ,求∠ E的度数;
(3)连结 AD,在(2)的条件下,若 CD=2 ,求 AD的长.
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AD交⊙O于点E.
(1)求证:AC平分 ;
(2)连接BE交AC于点F,若 ,求 的值.
如图,AB是⊙O的直径,AD是⊙O的弦,点F是DA延长线的一点,AC平分∠FAB交⊙O于点C,过点C作CE⊥DF,垂足为点E.
(1)求证:CE是⊙O的切线;
(2)若AE=1,CE=2,求⊙O的半径.
如图, AB是⊙ O的直径, CD切⊙ O于点 D,且 BD∥ OC,连接 AC.
(1)求证: AC是⊙ O的切线;
(2)若 AB= OC=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和π)
如图,已知 AD是△ ABC的外角∠ EAC的平分线,交 BC的延长线于点 D,延长 DA交△ ABC的外接圆于点 F,连接 FB, FC.
(1)求证:∠ FBC=∠ FCB;
(2)已知 FA• FD=12,若 AB是△ ABC外接圆的直径, FA=2,求 CD的长.
如图, AB为⊙ O的直径, D为 的中点,连接 OD交弦 AC于点 F,过点 D作 DE∥ AC,交 BA的延长线于点 E.
(1)求证: DE是⊙ O的切线;
(2)连接 CD,若 OA= AE=4,求四边形 ACDE的面积.
如图,点 A, B, C, D是直径为 AB的⊙ O上的四个点, C是劣弧 的中点, AC与 BD交于点 E.
(1)求证: DC 2= CE• AC;
(2)若 AE=2, EC=1,求证:△ AOD是正三角形;
(3)在(2)的条件下,过点 C作⊙ O的切线,交 AB的延长线于点 H,求△ ACH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