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 中,以 为直径的 交 于点 ,弦 交 于点 ,且 , , .
(1)求证: 是 的切线;
(2)求 的直径 的长度.
问题探究:
小红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 中, , , 是中线,求 的取值范围.她的做法是:延长 到 ,使 ,连接 ,证明 ,经过推理和计算使问题得到解决.
请回答:(1)小红证明 的判定定理是: ;
(2) 的取值范围是 ;
方法运用:
(3)如图2, 是 的中线,在 上取一点 ,连结 并延长交 于点 ,使 ,求证: .
(4)如图3,在矩形 中, ,在 上取一点 ,以 为斜边作 ,且 ,点 是 的中点,连接 , ,求证: .
如图, 是 的直径, 和 是它的两条切线,过 上一点 作直线 ,分别交 、 于点 、 ,且 .
(1)求证:直线 是 的切线;
(2)求证: .
如图,过 对角线 与 的交点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边 、 、 、 于点 、 、 、 .
(1)求证: ;
(2)顺次连接点 、 、 、 ,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
如图,在 的方格纸 中,请按要求画格点线段(端点在格点上),且线段的端点均不与点 , , , 重合.
(1)在图1中画格点线段 , 各一条,使点 , , , 分别落在边 , , , 上,且 , 不平行 .
(2)在图2中画格点线段 , 各一条,使点 , , , 分别落在边 , , , 上,且 .
如图,在 和 中, , ,点 , , 依次在同一直线上,且 .
(1)求证: .
(2)连结 ,当 , 时,求 的长.
如图,已知 , , 和 相交于点 .
(1)求证: ;
(2)判断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问题:如图,在 中, .在 的延长线上取点 , ,作 ,使 .若 , ,求 的度数.
答案: .
思考:(1)如果把以上“问题”中的条件“ ”去掉,其余条件不变,那么 的度数会改变吗?说明理由.
(2)如果把以上“问题”中的条件“ ”去掉,再将“ ”改为“ ”,其余条件不变,求 的度数.
如图,点 是 的边 的中点,连结 并延长,交 的延长线于点 .
(1)若 的长为2,求 的长.
(2)若 ,试添加一个条件,并写出 的度数.
如图,在 中, , , .
(1)求 边上的高线长.
(2)点 为线段 的中点,点 在边 上,连结 ,沿 将 折叠得到 .
①如图2,当点 落在 上时,求 的度数.
②如图3,连结 ,当 时,求 的长.
在一次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小兵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 和 拼在一起,使点 与点 重合,点 与点 重合(如图 ,其中 , , ,并进行如下研究活动.
活动一:将图1中的纸片 沿 方向平移,连结 , (如图 ,当点 与点 重合时停止平移.
[思考]图2中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发现]当纸片 平移到某一位置时,小兵发现四边形 为矩形(如图 .求 的长.
活动二:在图3中,取 的中点 ,再将纸片 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 度 ,连结 , (如图 .
[探究]当 平分 时,探究 与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已知:如图,在 中, , 与 相切于点 .求证: .小明同学的证明过程如下框:
证明:连结 , , , 又 , , . |
小明的证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在框内打“ ”;若错误,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已知在 中, , 是 边上的一点,将 沿着过点 的直线折叠,使点 落在 边的点 处(不与点 , 重合),折痕交 边于点 .
(1)特例感知 如图1,若 , 是 的中点,求证: ;
(2)变式求异 如图2,若 , , ,过点 作 于点 ,求 和 的长;
(3)化归探究 如图3,若 , ,且当 时,存在两次不同的折叠,使点 落在 边上两个不同的位置,请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