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原创】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以下对“全人格的觉悟”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全人格的觉悟”,即指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B.对当时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封建专制文化进行了空前批判
C.传统儒家文化已不合时宜,需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儒家文化
D.高举“民主”与“科学”,“全人格的觉悟”有了统一走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下列各项有关“主保中国,次保大清”的这个派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倡导者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
B.以美国的政体为其奋斗目标
C.与封建政权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D.如果没有戊戌政变他们能够实现其政治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促发了民族的猛醒和震荡,“士”的心灵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少数先知先觉者开始新的探索,中国人的现代“启蒙”于此开始,到清末民初渐成气候,新潮不可阻挡。近代中国的这些变化

A.是辛亥革命推动的结果 B.是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C.说明宗法观念渐趋淡薄 D.是外国侵略影响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危机中的变革》书中说:“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面对“基本分界线”理解正确的是(   )

A.突破了封建范畴,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B.中华民族开始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开始向西方学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陈独秀认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民族主义的高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
① 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治疗”的意义是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技术反应”的是
①《海国图志》  ②辛亥革命   ③洋务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说:“我们不满意于旧道德。是因为孝悌范围太狭了。说什么爱有等差,施及亲始,未免太滑头了。就是达到他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理想世界,那时社会的纷争恐怕更加利害;所以现代道德底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为全社会的友爱。”材料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存在绝对肯定绝对否定的倾向
B.新文化运动脱离人民群众
C.陈独秀对传统伦理道德有所反思
D.现代道德要彻底放弃传统道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他将“三世”“小康”与近代进化论思想融合在一起,人类社会是变易和进化的;社会历史进化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轨道,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一世比一世文明进步,进而达到“太平大同”这一人类最美满极乐的世界;“三世”进化是和平的、循序渐进的,不能躐等。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A.康有为 B.魏源 C.孙中山 D.陈独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梁启超从欧洲考察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从材料中可以得出

A.梁启超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怀疑
B.梁启超对新文化运动持否定态度
C.物质文明的发展会降低人类的幸福感
D.五四运动促进了知识分子的觉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
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         ②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③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相关           ④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