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此其可纪念者四也”这是近代中国某一学校纪念碑碑文部分,纪念的是( )
A.洋务运动中的京师同文馆 |
B.戊戌变法期间的京师大学堂 |
C.新文化运动中的北京大学 |
D.抗战期间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 |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他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三大主义”,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服务政治革命 | B.方便民众阅读 |
C.推广白话文体 | D.普及科学知识 |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某时期的北京大学,极端鼓吹无政府主义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北京大学学生周刊》上;亦有一些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师生组成研究会公开、自由地研讨。这里的“某时期”是( )
A.戊戌变法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新文化运动时期 | D.土地革命时期 |
“今虽新政治之建设,忙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1912年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
B.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
C.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
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
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下列评述与材料中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相一致的是(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
C.康有为借古喻今、托古改制为宣传维新变法铺路 |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
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
1918年,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中国人贪惰成性,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样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他的意图是( )
A.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 |
B.提高民族素质,迎接社会主义 |
C.表达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态度 |
D.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程 |
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A.“开眼看世界” | B.主张“中体西用” |
C.宣传维新变法 | D.倡导“实业救国” |
托克维尔认为: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是旧君主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也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其中最符合材料中托克维尔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从事经济建设应速完成重工业”,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以民营为主,或官民合办,以助成之。”以上材料内容与下面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戊戌变法中“百日维新”法令 |
B.北洋政府初期奖励实业政策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 | 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
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 | 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解读中,错误的是
A.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 |
B.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
C.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
D.中国式道路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改编】由于历史传统以及社会现实等诸多具体国情的不同,在总体上,近代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西欧国家的近代化进程相比,呈现出“截然不同”。以下关于题干“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中国从经济领域开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领域 |
B.西欧国家从思想文化领域开启,到制度,再到经济 |
C.西欧国家的近代化早于中国的近代化,而且较全面 |
D.“截然不同”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