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下列评述与材料中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相一致的是( )
1974 年3 月,在维修都江堰时发现了一尊深埋河床下4.5米,高2.9米的石像。据《 华阳国志· 蜀志》 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完工后,… … 作三石人,立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由此判断,李冰立石像的目的是( )
《 吕氏春秋· 上农》 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在中国传统信函中形成一套固定的礼貌用语。称呼对方的母亲的用词是(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种“文明”的行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