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
A.借助进化论宣传改革思想 |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近代某位学者提倡研究和解决具体及实际的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地改造社会。他反对盲目的行动主义和漫无目的的革命,而建议自发的逐步的改造,以推动社会进步。此人最有可能是( )
A.陈独秀 | B.李大钊 |
C.胡适 | D.蔡元培 |
“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去塞求通”的好办法是办报刊,基于这一认识,知识分子创办的是
A.《时务报》 | B.《民报》 | C.《新青年》 | D.《新华日报》 |
有一年的春节前夕,一本名为《学校生活》的期刊登载了学生们写的小诗:“今天是废历的“The New Years day”,在家耍子多Happy!但是‘上司’仍旧叫我们Study,想起来,真是多么的Sorry。”这一年最有可能是( )
A.1840年 | B.1905年 |
C.1934年 | D.1956年 |
鸦片战争后,被《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的徐继畬认为“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徐继畬( )
A.向国人介绍西学的热忱 | B.要继续传播魏源的思想 |
C.发现新国家的兴奋 | D.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肯定 |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
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
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
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
有学者认为:“似乎十分有悖常理但又千真万确的是,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已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符合文中所说的“反抗”包括( )
A.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独立 | B.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
C.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 | D.明治维新以及五四运动 |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其课程计划包括:第一年认字、写字,讲解浅书……第三年讲读各国地理及史略,翻译选编……第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验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结合所学判断,该校( )
A.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 B.宣传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
C.力主采用西方法律 | D.是为戊戌变法培养新式人才 |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窃闻与日本议和,……天下震动”。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不必割地”、“可以言战”。时隔四年后他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说:“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言”,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康有为维新思想前后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时局发生变化 | B.变法遭遇挫折 |
C.朝廷极力阻碍 | D.皇帝软弱无能 |
学者刘仰在《历史传统是文化自信真正源泉》一文中说:“汲取过去由上层精英推动社会变革的局限,试图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这一努力是有效的,它孕育了一代新人。”这是在评价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下图所示为胡适在1912年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由此可见
A.梁启超、孙中山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革命的爆发和迅速发展 |
B.新文化运动传播了西方的民族、民主和科学思想,为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
C.国民大革命从武汉迅速席卷到全国 |
D.辛亥革命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有较充分的思想基础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
A.维新思想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马克思主义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导致社会道德沦丧 |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的变化 |
C.要用新文化取代旧文化才能胜利 |
D.革命导致列强势力进一步壮大 |
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三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 B.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 D.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