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 A( )的两条直线分别交 y轴于 B、 C两点,且 B、 C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 x 2﹣2 x﹣3=0的两个根
(1)求线段 BC的长度;
(2)试问:直线 AC与直线 AB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
(3)若点 D在直线 AC上,且 DB= DC,求点 D的坐标;
(4)在(3)的条件下,直线 BD上是否存在点 P,使以 A、 B、 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 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
我们知道一次函数 y= kx+ b( k≠0, k、 b是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到高中学习时,直线通常写成 Ax+ By+ C=0( A≠0, A、 B、 C是常数)的形式,点 P( x 0, y 0)到直线 Ax+ By+ C=0的距离可用公式 d= 计算.
例如:求点 P(3,4)到直线 y=﹣2 x+5的距离.
解:∵ y=﹣2 x+5
∴2 x+ y﹣5=0,其中 A=2, B=1, C=﹣5
∴点 P(3,4)到直线 y=﹣2 x+5的距离为: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求点 Q(﹣2,2)到直线3 x﹣ y+7=0的距离;
(2)如图,直线 y=﹣ x沿 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另一条直线,求这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直线 y=﹣ x+3与 x轴交于点 C,与直线 AD交于点 ,点 D的坐标为(0,1)
(1)求直线 AD的解析式;
(2)直线 AD与 x轴交于点 B,若点 E是直线 AD上一动点(不与点 B重合),当△ BOD与△ BCE相似时,求点 E的坐标.
如图,过直线 上的点 作 ,交 轴于点 ,过点 作 轴.交直线 于点 ;过点 作 ,交 轴于点 ,过点 作 轴,交直线 于点 ; 按照此方法继续作下去,若 ,则线段 的长度为 .(结果用含正整数 的代数式表示)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2的与轴的正半轴交于点,点是上一动点,点为弦的中点,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则面积的最小值为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动点在的图象上运动(不与重合),连接.过点作,交轴于点,连接.
(1)求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
(2)试问:点运动的过程中,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该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3)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的坐标.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交轴、轴于点,,正方形的顶点在第二象限内,是中点,于点,连结.动点在上从点向终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在直线上从某一点向终点匀速运动,它们同时到达终点.
(1)求点的坐标和的长.
(2)设点为,当时,求点的坐标.
(3)根据(2)的条件,当点运动到中点时,点恰好与点重合.
①延长交直线于点,当点在线段上时,设,,求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②当与的一边平行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的长.
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若点满足,那么称点是点,的融合点.
例如:,,当点满足,时,则点是点,的融合点.
(1)已知点,,,请说明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融合点.
(2)如图,点,点是直线上任意一点,点是点,的融合点.
①试确定与的关系式.
②若直线交轴于点.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的坐标.
函数图象在探索函数的性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类特殊的函数展开探索.画函数的图象,经历分析解析式、列表、描点、连线过程得到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经历同样的过程画函数和的图象如图所示.
0 |
1 |
2 |
3 |
||||||
0 |
(1)观察发现:三个函数的图象都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轴对称图形;三个函数解析式中绝对值前面的系数相同,则图象的开口方向和形状完全相同,只有最高点和对称轴发生了变化.写出点,的坐标和函数的对称轴.
(2)探索思考:平移函数的图象可以得到函数和的图象,分别写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3)拓展应用: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函数的图象.若点,和,在该函数图象上,且,比较,的大小.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过点且与轴交于点,把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过点且与平行的直线交轴于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直线与交于点,将直线沿方向平移,平移到经过点的位置结束,求直线在平移过程中与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连接,以为边向上作等边三角形.
(1)求点的坐标;
(2)求线段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如图,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轴交于,两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交于点.
(1)求的值及的解析式;
(2)求的值;
(3)一次函数的图象为,且,,不能围成三角形,直接写出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