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 )
A.反对穷理格物 | B.教人明辨善恶 |
C.主张静心无为 | D.阐发禅宗学说 |
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
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说明
A.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 | 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
C.儒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 D.孔子的仁学被发扬到极端 |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该思想是:( )
A.心学 | B.理学 | C.阴阳五行 | D.佛教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道理 | B.有理而后有气 |
C.宇宙便是吾心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宋代新儒学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它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主要是因为
它汲取了下列哪些思想中的有益内容 ( )
A.道教、佛教 | B.法家、墨家 |
C.墨家、佛教 | D.法家、道教 |
下图见于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围绕此图所发表的议论正确的是
①伦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根本 ②理学对基层社会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③反映了理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④理学对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曾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材料中据说的历史人物在儒学史上的地位是
A.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 | B.使儒学取得官学地位 |
C.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 D.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
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 |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
朱熹和王阳明都对“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黄斡(1152—1221) 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先生”可能是
A.董仲舒 | B.程颢 | C.朱熹 | D.王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