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 | 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异的重要性 |
王阳明批评理性主义“致知”的偏失,他强调人的尊贵品质在于他的“良知良能”,主张人应该从“致知”升华为“致良知”,康德强调:不是上帝制造了像他自己一样自由、平等、博爱的人,而是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需要一个上帝作为其信奉的理性依据,并且这个理性具有超人的上帝属性。在这里,王阳明和康德实际上都
A.反对上帝,自觉理性 | B.强调博爱与平等 |
C.认识自我的纯粹理性 | D.强调理在先气在后 |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 B.有所为有所不为 |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 D.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 | B.从天人关系出发 |
C.从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存天理灭人欲,它本来是理学思想中一种卓越的自我修养,属于精神的领域,现在却成为面对广大民众的一种现实的社会伦常,沦落为扼杀人性的软刀子。”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的理论缺陷 | B.理学的教条化 | C.理学的逐渐落伍 | D.理学的官方化 |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④③①② | D.③①②④ |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经世致用 |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
C.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
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
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 B.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 |
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 D.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 |
现珍藏于西藏博物馆的明代“孔夫子讲学”唐卡是国家一级文物,它中央绣有孔子披袈裟讲学的形象,四周则是藏传佛教和儒学人物的绣像,画面生动有趣,人物形态逼真传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魂宝。 该唐卡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儒学在明朝时期传入西藏 | B.儒学文化影响深远 |
C.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D.中华文化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曰:“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的结论。该推论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