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3届浙江省瑞安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天人感应”的思想 |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
C.中央集权的加强 | D.“君权神授”的思想 |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元朝这样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民族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进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加强统治 |
C.地方分权的方式便于管理元朝空前广大的疆域 |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④③①② | D.③①②④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
A.俄国十月革命 | B.美国罗斯福新政 |
C.联合国的成立 | 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
A.儒家思想 | B.墨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道家思想 |
某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早出现于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B.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
C.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后 | D.苏联解体之后 |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棉纺织业 |
100 |
81.7 |
69.8 |
面粉业 |
100 |
77.5 |
72.5 |
机器业 |
100 |
99.6 |
56.0 |
各业平均 |
100 |
85.5 |
74.9 |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苏轼在《石炭并引》中说:“彭城(按:在今山西境内)旧无石炭,元丰元年(1078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以北,以冶铁作兵……”,你认为上述关于北宋用煤冶铁的记载( )
A.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当地发现了北宋的相关遗址 |
B.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有北宋有相关的文献记载 |
C.不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
D.不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彭城附近没有煤炭资源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是由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这是哪一美术流派 ( )
A.新古典主义美术 | B.浪漫主义美术 | C.现实主义美术 | D.印象画派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儒学所用的是纯粹的道德,而不宣传神圣;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伏尔泰推崇儒学和中国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三: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16世纪至19世纪早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在相似的经济状态下,其文明发展的轨迹却出现巨大的反差,表现在政治上是“专制化”与“民主化”趋势的强化。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经济的“相似”之处。指出东、西方(以英美为例)在政治上“巨大反差”的具体表现,并分析“民主化”趋势强化的主要原因。(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