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围绕“阳光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关系”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和他们共同完成下面的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需要光吗?你作出的假设是                                 
(2)同学们根据假设制定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包括 A 光照   B 显色  C 滴碘液   D 脱色   E 暗处理  F 取下纸片  G部分遮光
请你用下列实验步骤前的字母,表示出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
E →   →   →   →   →    B
(3)实验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4)滴加碘液,检验叶片内有或没有有机物——淀粉生成。滴加碘液后变蓝色的是(遮光部分、见光部分)                 。   
(5)下列对对照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C.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6)通过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脚?”。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设计,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思路:①在甲(瓶内无污物)、乙(瓶内有污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________________的活苍蝇;并进行观察和记录(如右图)。

②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________________的次数。
③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2)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再提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都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8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乙同学实验设计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表明,酶的活性受到溶液的酸碱度的影响,下面的实验就是为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准备5支含有等量溶液但是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试管均置于250C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时间(分钟)
12
9
11
45
>65

(1)从实验结果分析看出,PH为__________________时蛋白酶活性最强。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请提出几种方法改进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该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回答⑴-⑶小题:
【实验步骤】
步骤1:取A、B两种植物的种子各150粒,同种植物的种子取自同一批,且饱满、大小基本相同。


A1
B1
A2
B2
A3
B3
温度(℃)
﹣5
30
65
水分
适宜且
空气
充足
光照
黑暗

步骤2:将A种植物种子平均分成A1、A2、A3三组,B种植物种子平均分成B1、B2、B3三组。六组种子分别同时进行如下处理:
步骤3:4天后同时观察并统计
(1)请设计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2)实验后发现,A种植物种子中A1、 A3组均未萌发,A2组种子大多数萌发,该实验结果说明;B种植物种子三组均未萌发,B2组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有(至少写出两点)。
(3)A种植物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种子自身的(填结构名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之分,下表内容是有关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羊毛色的黑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根据表中显不的遗传结果,可推断出羊毛色的色是显性性状。通过实验可知,羊的毛色与性别无关,这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2)若用B和b分别表示羊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表中后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
(3)在第二组实验组合中,如果只生一只小羊。那么这只小羊为黑色羊的可能性是,为雄性羊的可能性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淀粉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a进人血液及其进行代谢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的物质a是,吸收该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2)正常人的d、e、f中,不含有a的是
(3)如果某人血液中a的含量过高,可能是由于分泌不足造成的。
(4)在组织细胞中,a在b的参与于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的中。
( 5)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所控制的变量是。若用与该实验相同的方案探究肠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否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试解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1)在实验之前进行         
(2)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
(3)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应该向叶片滴加                  
(4)实验结果是遮光部分不变色,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燕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        ,其变量是空气中的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        
⑵小燕为该活动作出的假设是                                 
⑶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         ,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⑷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    ]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        
⑸小燕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      。请解释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设计可以推测该同学的假设是                              
(2)实验开始前,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3)实验中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      实验,其变量是               
(4)用碘液检验玻璃瓶内外的叶片,其中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说明它没有
进行            作用。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阳同学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酵母菌发酵知识,对“发酵现象”产生了兴趣,心想:酵母菌发酵受温度影响吗?回家后做了如图所示改进实验: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编为甲瓶和乙瓶,各装入3克干酵母、10克白砂糖、100毫升不同温度的水,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矿泉水瓶
现象(30分钟后)
甲瓶
少量气泡,气球不膨大
乙瓶
大量气泡,气球  A 

 
(1)瓶中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的气体是     ,表中A处的现象为     
(2)甲瓶和乙瓶形成了一组             实验,变量是           
(3)为得到科学的结论,小阳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如果实验中将乙瓶的水温由30℃变为80℃,会有更好的实验效果吗?          ,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                  。  
(2)实验结果表明,            (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县某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情有独钟,经常做一些有关生物学的小实验,这次他们准备探究某些条件与大豆种子萌发的关系。
(一)实验步骤: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A、B、C,并且在瓶底各铺两张餐巾纸,各加适量水。
(2)取30粒黄豆种子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A杯不作处理,B杯用黑布全部罩住,C杯内抽干气体并密封。然后把A、B、C均置于24℃—27℃
环境中。实验装置如下图:

(二)实验现象
几天后,A、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无萌发现象。
(三)回答问题:
(1)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实验。
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要证明空气对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____    __   __作为对照实验。
(3)老师认为这几位同学在实验步骤2中的描述欠严密,处理欠妥当,请你指出其中一处不足:
__________             _                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满设计了一个研究植物生理的装置(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⑴小满将该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后,取出轻轻挤压塑料袋,一会儿发现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植物进行        作用,释放较多的            
⑵小满将暗处理后的装置移到阳光下2~3小时后,取下一片银边天竺葵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后,叶片变成         色,酒精变成         色。
⑶小满将叶片清洗后,滴加碘液,叶片绿色部分变成                    ,银边部分          ,这说明了光合作用需要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
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      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开启抽气泵后,外界空气将经过浓氢氧化钠溶液并进入叶片所在的玻璃瓶。这样,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      ,其变量是     
(3)装置在光下3小时后,摘下瓶内外叶片。为了检验叶片是否进行光合作用,至少还要经过用酒精脱色及用         染色两个步骤,其中用来进行酒精脱色的是     加热装置,脱色后叶片将变为     色。
(4)染色后,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该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