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下表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培养皿
 
 
 
编号 
种子
 
 
个数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实验结果
 
1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25℃
种子萌发
2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5℃
种子不萌发
3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4℃
种子不萌发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若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取1号和2号培养皿,底部垫上浸湿的滤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放在黑暗的地方,并将它们置于25℃的环境中。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3)有同学将玉米换成大米做上述实验,结果都没有萌发,原因是缺少________。
(4)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的________将发育成幼苗,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________。

来源:2014届中考生物热点复习专题攻略 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资料说,某地大面积种植基因工程农作物后,老鼠绝迹。有专家说,基因工程农作物是安全的。某同学决定自己用普通玉米、基因工程玉米以及具有生殖能力的田鼠若干,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1)在足够大的饲养空间内将田鼠        分为A、B两组饲养,除生长发育相近、身体正常、饲养环境适宜且相同外,还应考虑               也相同。
(2)A组饲喂适量普通玉米,B组饲喂等量               
(3)饲喂几代后,分别统计A、B两组的个体总数。
(4)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A、B两组的数据有显著差异,则说明基因工程农作物对田鼠生殖能力           
②若A、B两组的数据基本相同,则说明基因工程农作物对田鼠生殖能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被测植物
平均受害面积(%)
气    孔
气孔密度
每个气孔面积
甲植物
13.5
218
272
乙植物
33.4
162
426
丙植物
57.7
136
556

(1)该研究说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         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         关系。
(2)在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的           植物为行道树种。
(3)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特别说明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可以是                  
                        。(请至少写出两点)
(4)设置乙实验的目的是                   
(5)实验结果表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同学设计的“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针对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测量方法是两人分组完成。②用仅是长度不同(一把长15 cm,一把长30 cm)的两把同类型尺子测试。③在所有的测量中,受试者的拇指、食指都要距尺子刻度值为0的一端同样远。④读取尺子刻度值时均以拇指上缘为准。⑤用长的和短的尺子各测5次,将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平均值。

 
尺长15 cm
尺长30 cm
第1次
12
15
第2次
11
13
第3次
10
9
第4次
10
12
第5次
9
10
平均值
10.4
11.6

(4)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该同学用每把尺子测5次的目的________。
(2)用长度不同尺子的原因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搬开石块时,潮湿的地方看到有蚯蚓。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计划:在铁盘内部一侧放上一层湿土,另一侧放一层干土,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放2只蚯蚓,观察蚯蚓的行为。实验中设计不严谨的地方是            ,为什么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上述科学探究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玲同学的伯父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但工作又比较紧张。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下列A.B.C.D.E5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表,帮他拟定一个较为科学的膳食计划。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A
48.2
7
38
40
12
0
B
18
2
6
3
220
0
C
0.4
90
6
4
7
40
D
52.0
0.1
2.5
0
1
0
E
8. 8
9.5
65
7
10
14

(1)为保证张伯父在紧张劳动后及时补充较多的能量,应该让他多吃食物           (填表中的序号)。这类食物中              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2)张伯父常常牙龈出血,那么他平时应多吃食物                  (填表中的序号)。
(3)如果张伯父傍晚看不清东西,可建议他多吃食物               (填表中的序号)。
(4)张伯父若将食物D作为长期主要食物,会因缺乏维生素D而易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姗姗小朋友吃苹果,不小心将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这粒苹果种子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同伴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的,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姗姗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姗姗。请你帮这粒苹果种子分析一下:
(1)它在哪里遇到像轧钢机似的怪物?
                                                                                                                             
(2)它在哪里遇到“酸雨”?
                                                                                                                             
(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为什么许多物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
                                                                                                                             
(4)“死胡同”是什么部位?
                                                                                                                             
(5)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在某晴朗的夏日,一株棉花白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横坐标表示白天的时刻,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

由此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是      ,最弱的时间是         。原因是中午的光照最     ,此时叶片的气孔       ,使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之一——                
的供应大量减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b.将10只鼠妇放人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该实验方案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2)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                                  
(3)该实验使用10只鼠妇而不用一只的原因                        
(4)统计的数据为什么求平均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4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苍蝇般大小的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以青蛙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全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适宜的温度 ②低温 ③玻璃缸密闭 ④玻璃缸敞口 ⑤洁净的河水 ⑥自来水
(3)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___病的可能性较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扦插时往往要对适宜扦插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使其更易成活。请你以月季为例,设计一实验方案,探究月季茎段下方的切口,怎样处理。
才更易成活。
(1)你提出的问题是                            
(2)你做出的假设是                            
(3)方案:a:                                                                                                              
b:                                                                                                                
c:                                                                                                          
(4)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装置甲中所用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除藻类植物外,还有        植物和           植物都是用孢子繁殖后代的。
(2)孙悟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请你根据孙悟的实验结果给孙悟写出该实验的探究问题                                                                                孙悟得出的结论是                                    
(3)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       (左、右)移动。
(4)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给农作物松土,目的是                               
2013年8月的黑龙江洪水使黑龙江大范围的农作物绝收,原因是                      。
人们要使作物种子保存更长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3)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                                。无菌操作是为了                                        
(4)按手印相当于细菌培养实验中          过程。
(5)细菌菌落形态特点是:                                   写一项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侧甲、乙、丙三幅图表示双凸透镜成像装置,请据此回答问题。

(1)若进行如甲图所示的实验,使白纸板上形成清晰物像。对照眼球的结构分析,白纸板相当于       ,透镜相当于       
(2)蜡烛、透镜和白纸板的位置不变,将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如乙图),此
时白纸板上的物像还清晰吗?       (填“清晰”或“不清晰”)。此时若向       (填“左”或“右”)移动白纸板,可以在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
(3)不移动白纸板,在凸度稍大的凸透镜前加一个适当的       透镜,也可以在白纸板上形成清晰物像(如丙图)。
(4)以上实验模拟了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形成       (填“近”或“远”)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