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Ⅰ.取相同的2个培养皿,编号l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人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l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假设是__                                                  __。
(2) 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              ,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                
(3) 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4) 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l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2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探究。
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并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小明的实验: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②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2)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
(3)小明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         ,据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             
(5)上述实验中小明为什么不用1只鼠妇?
                                                            
(6)小明做实验时,小华也在旁边看,并向小明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明没有采纳小华的建议。你认为小明做得对吗?为什么?                                                              
(7)实验结束后,小明不知道应怎样处理鼠妇,请你给他一个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九年级学生晓茜周日邀上同学来到姚岗桃园。远远望去,成片的桃树绵延数十里。红色的、白色的桃花争芳斗艳,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蓝天下,成双成对的森林卫士(食虫鸟)在悠闲地盘旋;花丛间,数以万计的蜜蜂在轻盈地漫舞;桃林中,如织的游人穿梭其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蜘蛛在甜蜜地吮吸着桃树的汁液,野兔在焦急地东躲西藏,田鼠和蛇在洞穴里早已进入了梦乡。从不远处唐梓山不时传来狐狸狡诈的尖叫和猫头鹰地哀鸣。
同学们置身于这迷人的景色中突发奇想:如果将杏花的花粉授到桃花的柱头上,那不又能培育出一个新的物种吗?于是,她们收集来了杏花花粉,将选定的大小相同的十朵桃花分成两组,一组授杏花花粉,另一组授桃花花粉。一阵紧张地操作之后,她们又沉酔在预想实验成功的喜悦之中。
(1)上面描述了桃园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请你根据上述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写出其中一条包含三个消费者的食物链:                                      
(2)蜜蜂不辞辛劳穿梭于花丛中为桃花传粉,花谢以后要结出桃子还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         。平时我们吃的桃子,其食用部分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
(3)桃花的红色和白色在生物学上称之为            。桃树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16条,那么桃花花粉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
(4)她们的实验研究的是花粉对果实形成的影响。实验中,两种环境除了花粉(变量)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步骤如下:取方形白色瓷盘作容器,往盘中央放入20只等大的黄粉虫成虫。瓷盘一侧用不透光的塑料垫板盖上,另一侧用透明的投影胶片盖上。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1)黄粉虫的发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方式为    变态发育。
(2)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3)为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垫板和胶片遮盖的瓷盘面积应           。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4)请在表格横线处填上适当词语以完善表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       饲养,每天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      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甲组蚕卵       ,乙组蚕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玉米种植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美国等玉米生产大国,还大量使用玉米生产乙醇(酒精),作为辅助燃料,以应对能源的短缺。
(1)玉米是一年生植物,长成以后,茎就不再加粗,原因是                      
(2)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影响玉米的传粉,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此时,人们通常采取的弥补措施是                
(3)农民常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即在每两行玉米之间种植几陇大豆),这样可以增强土壤的肥效,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其原因是                                           
                                           
(4)用玉米生产乙醇,主要是因为其种子内含有丰富的淀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玉米粒内淀粉的存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试解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1)在实验之前进行         
(2)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
(3)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应该向叶片滴加                  
(4)实验结果是遮光部分不变色,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实验设计: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分析,甲、乙是一组          实验,实验变量是             
(2)请比较甲、乙装置中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                                      
(3)以上实验最好重复多次,目的是                            
(4)实验时,如果乙装置用黑布罩住,与之前没有用黑布罩住的相比较,蜡烛燃烧时间将            (选填“延长”、“不变”或“缩短”),原因是                       
(5)根据以上的实验探究,写一条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银心”黄杨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⑴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氢氧化钠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
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
⑶将实验装置处理好之后,放到阳光下4小时,同时摘下叶片A、B,标记、脱色、清洗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叶片A绿色部分和白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 _______________;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_______________ ;由此我们可以指导菜农在大棚内适当增加_______________ 含量以提高蔬菜产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表:

⑴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
⑵ 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将10只家兔用______________,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⑶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_______与氧结合。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C.肺泡  D.组织细胞
⑷ 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                
如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的影响”,简述需要更改的两个环节的设计:           
        ;                                                          
(2)右图是普利斯特利用小白鼠做的对照实验之一,其变量为                ;该实验证明了                
                                 
(3)下图是巴斯德巧妙设计的曲颈瓶实验。A、B两组实验的变量都是                ;从而证明肉汤的腐败是                   造成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选取二十只健康的小鸡,做了如下实验:
A组:在十只小鸡的体内注射活的禽流感病毒,不久十只小鸡全部死亡。
B组:在另十只小鸡的体内注射降低活性的禽流感病毒,经过几周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们的体内,结果它们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到“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仍有抵抗力吗?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传染病的角度,带病毒的鸡属于________  ________,流感多发季节要保持空气流通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禽流感病毒与鸡的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纯种非甜玉米与纯种甜玉米间行种植,传粉如下图,结果如下表,请据题意回答:

 

非甜
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A)


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B)



(1)甜性与非甜性两种性状哪种是显性性状                   
(2)如果用R表示显性性状,用r表示隐性性状,请写出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的基因组成是            ;如果把它种下去并控制条件让它自行授粉所结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将是                     
(3)玉米果穗上往往有缺粒现象,原因是                       
(4)在被子植物中,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气体)。
(2)如甲图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上述(1)(2)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             ,该实验的变量是              
(3)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      作用,释放出        (气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1号
室温(20º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号
室温(20ºC),黑暗中,适量浇水
3号
室温(0º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号
室温(20ºC),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5号
室温(20ºC),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6号
室温(20ºC),光照较暗,不浇水

(1)1号和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        ,原因是___________                     。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       (选填是或否)存在缺陷,理由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