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科学探究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事实验证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科学探究能力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
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充气包装的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实验步骤的探究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基本的实验技能
用于加热的仪器
测量容器-量筒
称量器-托盘天平
加热器皿-酒精灯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分离物质的仪器
量气装置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物质的溶解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蒸发与蒸馏操作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玻璃仪器的洗涤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气体的净化(除杂)
气体的干燥(除水)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证明碳酸盐
证明铵盐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化学的基本常识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化学的研究领域
化学的用途
绿色化学
蜡烛燃烧实验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
有关化学之最
化学常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组成的测定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用途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氧气的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常见气体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
探究氧气的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水与常见的溶液
电解水实验
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和应用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水的净化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常见的溶剂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金属与金属矿物
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铁的冶炼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生铁和钢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铁锈的主要成分
金属资源的保护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酸碱溶液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酸碱盐的应用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常用盐的用途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肥的简易鉴别
铵态氮肥的检验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纯碱的制取
酸碱盐的溶解性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酸、碱、盐的鉴别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物质的简单分类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物质的鉴别、推断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微粒构成物质
物质的微粒性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认识化学元素
元素的概念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元素组成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合价的概念
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概念
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的特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还原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石油的组成
石油加工的产物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海洋中的资源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燃烧和爆炸实验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氢气的爆鸣实验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塑料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
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白色污染与防治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化学物质与健康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均衡营养与健康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加碘盐的检验
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
药品的分类
家庭常备药品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无土栽培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湿度为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

(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B.

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

C.

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

D.

水蒸气冷凝为水滴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4)如图中a点( 2 . 8 )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_____。

来源: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3-01-11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有的农药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趋利避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农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普遍建立了农药登记和淘汰退出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好农药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和防范农药的使用风险。农药在投放市场前,必须申请农药登记。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只有经农药登记部门科学评价,证明其具有预期的效果,对人畜健康或环境无不可接受的风险后,方可取得登记,并在规定的范围内销售、使用;已使用的农药,经风险监测和再评价,发现使用风险增大时,由农药登记部门作出禁用或限用规定。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六六六、滴滴涕等高残留有机氯农药做出了停产和停用的决定,90年代,禁止生产和使用杀虫脒、除草醚等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可以达到农药使用的利弊平衡,例如有科研人员测定了三唑酮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番茄中降解规律如图1曲线。

去皮和烹饪可以去除果蔬中部分农药残留,蒸煮炒均能有效降低黄瓜中的农药残留量,但部分果蔬不适用去皮和烹饪,如橄榄、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方式。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一般在水中加入食盐、面粉、NaHCO3、醋酸等用于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也有人研究了利用奶粉等6种方法去除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杜绝农药对人和环境的污染

B.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将农药危害降低到合理范围

C.滴滴涕、除草醚已经禁止使用

(2)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清水、洗菜机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  

(3)温室大棚内种植番茄施用三唑酮后,番茄中残留量最大的是  天,原因是  

来源:2018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27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他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等。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同时含有少量的Fe 2O 3、FeO等)为原料制TiO 2,再由TiO 2制金属Ti的工艺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钛、镁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1)写出工艺流程中生成硫酸铁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2)操作2的名称是   

(3)工艺流程中,水解属于   变化。

(4)工业上常在高温和氩气氛围中,用金属镁和TiCl 4反应的方法制备Ti,氩气的作用是   

(5)TiO 2可与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中氯气和碳的质量按71:12的比例参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下列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在河道上设置拦污网拦截漂浮垃圾,是应用了  操作。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它起干燥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5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t3℃时,将70 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5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10%的CaCl2溶液常用作路面的保湿剂。

(1)CaCl2中Ca、Cl元素的质量比为  

(2)要配制200kg 10%的CaCl2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kg。

来源: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5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在化学反应中,凡是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这类化学方程式往往采用"化合价升降法"更方便快捷,即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例如: A l + M n O 2 = A l 2 O 3 + M n 具体配平步骤如下:
①"标变价":找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并标出改变前后的化合价。
A l 0 + M n + 4 O 2 = A l + 3 2 O 3 + M n 0

②"列变化":列出改变的价态数。

A l 0 A l + 3 升高3价     M n + 4 M n 0 降低4价

③"找倍数":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 3 × 4 12 ,从而确定 A l M n O 2 的系数。
4 A l + 3 M n O 2 = A l 2 O 3 + M n

④"配系数":再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系数。
4 A l + 3 M n O 2 = 2 A l 2 O 3 + 3 M n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H N O 3 N 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N O 2 N 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系数写在方框里,所有系数必须填写)
C + H N O 3 ( ) = C O 2 + N O 2 + H 2 O

  • 更新:2020-03-19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 C 2 H 4 O 3 )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
(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乙酸和过氧乙酸都是无色液体,具有强烈剌激性气味,要把两种液体区别开来,可采用的方法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化学符号:①硫离子    ;②三个钠原子     ;③氩气          
(2)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硅元素的一条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横行(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_____(填一种),该元素的离子与Cl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1)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_____
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常温下乙是气体,则X是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氢氧化铯(Cs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被称为碱中之王。氢氧化铯不仅具有碱的通性,氢氧化铯溶液还能与铝、锌等金属反应生成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sOH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CsOH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C.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CsSO4
D.能与锌和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不一定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9世纪初,铝是比黄金还贵的金属,主要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当时采用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铝,因生产成本高,所以铝十分珍贵。
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他在用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过程中,发现氧化铝的熔点很高(2050℃),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必须物色一种能够溶解氧化铝而又能降低其熔点的材料,实验过程中发现冰晶石(Na3AlF6)能起到这种作用。
霍尔在坩埚中,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进行电解,发现有小球状银白色的铝生成,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这种廉价炼铝方法的发现,使铝成为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至今仍在使用。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2)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3)用金属钠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4)霍尔用电解法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电解法制铝的过程中,冰晶石的作用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注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单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
(3)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成了国内外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的焦点问题.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有近90%的食品中含有合法或违法的食品添加剂.那么,如何科学地看待食品添加剂呢?
我们知道,化学是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化学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入手.
下表中给出了4种食品添加剂.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名称
物质组成(填化学式)
主要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变化
类别或作用
法律规定
碳酸氢钠
 
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
膨松剂
可用
硫酸铜
 
 
增色
国家严禁使用
铁(还原性铁粉)
 
比较活泼的金属,能与胃酸反应
抗氧化剂
依据国家标准,可用
甲醛
CH2O
 
防腐
国家严禁使用

(2)还原性铁粉用作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钠是面食类食品经常使用的添加剂,如蒸馒头时人们常常加适量的碳酸氢钠.少量碳酸氢钠食入人体,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请你从碳酸氢钠的性质、在胃液中的变化,以及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三个方面,解释为什么它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将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下表为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
红烧鲫鱼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kg.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信息分析
  • 难度:中等

初中化学信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