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某思想主张“走出修道院,大步跨入生活的集市,把规矩渗透到尘世生活,并以不懈努力的创业精神和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积极进取增加财富,践行自己的神圣责任,光大上帝的荣耀"。下列与该思想明显不符合的是

A.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B.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贪财,而是上帝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
C.上帝凭耶稣的救世功劳而赐予信徒灵魂的超自然恩赐,人们可通过祈祷求得一切
D.上帝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最可能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存天理,灭人欲
C.因信称义致良知
D.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以上言论旨在(   )

A.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
B.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C.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
D.批评天主教会的腐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说:“在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作者最终将表明的是(     )

A.宗教改革从内在心灵角度传播了人文精神
B.新教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扩展
C.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社会因素
D.传教活动与殖民扩张活动相辅相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到:“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这段话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项主张(    )

A.人人有权读《圣经》 B.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权威
C.简化宗教礼仪 D.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
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由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太阳 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这一信仰危机引发了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其核心主张是世俗权力

A.应当高于罗马教会的权力
B.可以拯救天主教徒的灵魂
C.只能在上帝的委托下行使
D.必须配合教会维护社会秩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宣扬俗权之上增进民族意识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幸福是一个伦理概念,有学者称“基督徒们要尽千辛万苦追求的幸福不过是一种疯狂和愚蠢而已,我实在看不出你们为什么把一个按照自己身份、教育、本性而生活的人称为不幸。”这是哪一时期学者的观点(   )

A.希腊智者运动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民申辩》一书中写道:“如果暴君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说是上帝把人民送去奴役,那么在人民势力压倒暴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说上帝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呢? 如果昏君的暴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那么我们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说也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 弥尔顿的上述言论

A.阐释以自由为武器反抗暴政的合法性
B.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必然性
C.肯定“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宣传基督教神权存在的必要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踢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这段话主要体现(   )

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
B.宗教改革权至上的思想
C.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张
D.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