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世界万物的本原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社会发展的规律 D.人的情感感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北宋理学开创者“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而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家顾炎武,则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可见,二人的些许主张呈现出相同,但更多的却呈现出二人主张的“本质不同”。以下对二人主张“本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前者服务于加强专制统治,后者的主张则体现经世致用
B.前者将儒家封建纲常伦理上升到天理,后者则批判继承
C.前者根本上服务于加固封建专制,后者则体现民主进步
D.前者是封建专制强下的产物,后者则是民主政体的产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

A.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存天理,灭人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提出“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以此倡导(   )

A.人性本善 B.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
C.格物致知 D.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他生活在南宋,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认为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他相似的是(     )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该诗反映了(    )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王夫之的“理在气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的共同点是

A.相信除人之外神的力量 B.约束人类无尽的欲望
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 D.为专制中央集权服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王守仁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都

A.重视个人的主观作用 B.反对神权对人性的桎梏
C.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D.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有所为有所不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