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道家学派 B.道教 C.理学 D.佛教禅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

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
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
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程颐说:“圣王为治,修刑罚以齐众,明教化以善俗。刑罚立则教化行矣,教化行而刑措矣。虽日尚德而不尚刑,顾岂偏废哉?”在此,程颐主张

A.德刑兼顾,二者不可偏废 B.严刑酷法,规范民众习俗
C.教化百姓,有利国富民强 D.崇尚道德,依法治理国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致良知
C.心外无物 D.天人感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传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B.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儒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人文、法理的结合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