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理学和心学都是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下面有关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A.克己复礼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 “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lie)点之人物。”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

A.提出“致良知”学说 B.主张儒、佛、道并重
C.创立了理学体系 D.致力于复兴儒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区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古哲人年谱中写到: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此哲人最可能是(    )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 B.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C.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天理”和“人欲”朱熹有一段论述:“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人的欲望都是合理的
C.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D.天理和人欲是统一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中叶后,在文化上出现了商人文化,熔铸理学并杂糅宗族文化和通俗文化……强调商人道德是商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人道德中宣扬“诚笃”、“诚意”、“以信接物”等,这最能说明商人文化(    )

A.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B.价值观与传统儒学相通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是资产阶级启蒙文化的先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主张属于宋明理学思想中“认识论”范畴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格心”
C.“成贤成圣” D.“齐家平天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作者认为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