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D.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矣。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老子 B.荀子 C.朱熹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A.心学与理学思想的交锋 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宇宙便是吾心
C.有理而后有气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
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

A.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B.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D.破坏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

A.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B.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