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重庆日报》曾登载“革命,从剪辫子开始”,并引用了三峡博物馆保存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汉四川军政府示》,从图示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满汉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
②体现了四川革命者理性、宽容的态度
③旧习变化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④大汉四川军政府对革命持中间立场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建立,是一个极其艰辛和漫长的过程,要受到历史传统及现实诸多因素等的制约。就拿近代法国来说,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动荡不安,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最终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最为主要的原因是(   )

A.法国国内经历了持久的动荡,法国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
B.法国的传统专制势力异常强大,对民主政治极大的制约
C.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地增强
D.革命是暴力之体现,从而最终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手段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存天理,灭人欲”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社会生产力、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带来巨大的破坏。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其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但战争或许又是国家崛起的契机,客观上有推动作用。也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欧洲联合与合作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表现出来”,其后欧洲国家不断崛起。根据材料,以下理解和认识,最为准确的是(   )

A.战争就是一把双忍剑,国家间要做好积极的应对
B.战争有利于国家积极应对,以不断发展壮大自身
C.战争带来的系列惨痛,迫使国家正确思考与应对
D.战争能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动经济发展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相互吸收,并不断融合。儒学就是在吸收融合诸子其他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并在后来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以下对儒家思想相关的认识和评价,理解有误的是(   )

A.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其主要观点是仁和礼
B.强调等级,强调被统治者应该顺从统治者的统治
C.其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是其经久不衰的根源
D.“百家争鸣”,正确认识儒学,对其批判性地继承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诚然,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但就在古希腊的时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也并非有描述的那么好,正如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对希腊雅典经过一年的考察,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以下对考察团结论的解读,理解有误的是(   )

A.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奴隶制性质的民主
B.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实权,掌握在极少数奴隶主手中
C.“抽签”、“轮流坐庄”,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开始设立郡县 B.分封同姓诸侯
C.实行“推恩令” D.设置节度使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引用了古人的一句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以明志。下列与这一名言的出处作品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

A.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   )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误读”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族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威胁我们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19世纪后半期中国持有与材料二中孙中山相似看法的派别。概括说明他们误读西方文化的原因。孙中山是如何弥补西方政治制度不足之处的?(4分)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洲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摘自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如何以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以防止外交“误读”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国际交流中的“误读”?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 《两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梭伦“改变了雅典的贵族统治”。
材料二      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觊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角度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
材料三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见下图)。

——人民版历史教材
(3)根据材料三,从现代化的视角论证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材料四      从20世纪初到今天,现代中国产生了三代新人。
第一代新人,叫做新青年,大体出生于1911年到1949年之间……
第二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新人,他们大体出生于1949年到1979年之间……
第三代新人,叫新人类,出生、成长于1979年左右到现在……
——摘自海克《现代中国的三代新人:从“新青年”到“新人类”》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四划分“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请在“三代新人”中任选一代,判断他们在青春时期的价值取向,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