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某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从唐诗诗句中分析唐朝历史面貌,下列分析最为恰当的是(   )

 
唐诗
唐朝历史面貌
A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创立了科举制
B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朝重视城市管理,实行市坊分离
C
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唐朝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D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民族交往影响了唐朝社会生活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是市场的一切形式却还都必须保留下来,买卖的过程也是一如既往、涛声依旧,这样必然需要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请问和材料的观点相吻合的选项是(    )

A.英、荷的重商主义 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代皇帝曾亲耕籍田以供宗庙粢盛(指盛于祭器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则亲自蚕织以奉祭服,这体现了统治者(   )

A.对男耕女织的重视 B.倡导重农抑商
C.爱民如子 D.以祭祀祖先为朝政的重心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提出“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以此倡导(   )

A.人性本善 B.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
C.格物致知 D.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评价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志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      (   )

A.国际地位的变化 B.社会的变迁
C.战败的结局 D.经济的落后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0年,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后来冯自由称译书汇编社“所译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神》……厥功甚伟”。下列对“厥功甚伟”的阐释最确切的是(   )

A.引导国人关注世界
B.为戊戌变法创造了理论依据
C.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
D.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早在19世纪中后期中国某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机器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门目繁多的课程,请问下列的四个言论与该校的育人理念基本一致的是(    )

A.“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重庆日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从图示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大汉四川军政府视结辫为落后象征
②体现了四川革命者理性、宽容的态度
③旧习俗变化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④辛亥革命以排满兴汉为革命根本目的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面积为50-100平方里,个别最大的城邦也不过是100平方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县,半径超过10里的城邦只有几个,这一状况(   )

A.决定了雅典等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B.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
C.促使希腊城邦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D.有利于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政治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原来的经济政策见鬼去吧’。”请思考下列哪个选项能够表明材料中苏联领导人的根本意图(   )

A.是在强调国家必须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B.是在否定原来的经济政策的全部价值
C.是在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
D.是在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指令性经济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私法即相对于公法而言的定义,一般即指的是规范私权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据统计,《十二铜表法》中私法属性的民事法律在整个法典约占总条款的49.2%。其中有关纯民事的法规有38条,占总量的35.2%。涉及民事或民事化的法规占总数的14.8%。这一现象体现了《十二铜表法》的原则是   (   )

A.“法在王上” B.保护私有财产
C.“主权在民” D.“自然法”思想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曾宣称:“甘愿奉行赤贫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的爱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到14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人文主义财富观,认为“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有的人不愿勤学技艺,不愿努力工作,不愿在完成艰巨任务中汗流浃背,那么他又怎么能赢得像别人那样的威望与尊严呢?”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材料二 卢梭认为,“财产权的确是所有公民权中最神圣的权利……甚至比自由还更重要”,人民通过契约把一切权利转让给集体,然后利用这个集体的更大的力量来保护每个缔约者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孟德斯鸠把财产自由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公民可以依据民法来保护其私有财产的绝对不可侵犯。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1)依据材料一分析,14世纪出现的财富观为什么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这种观念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与材料一人文主义财富观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新特点?
材料三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欧洲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不仅是实践天赋人权的途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手段。最大特点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这与前工业时代,尤其是中古封建社会凭借权力、习俗和经验来操控经济体系完全不同。经济自由主义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取向。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2)分析经济自由主义产生的背景,材料所说“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取向”是指什么?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
材料一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材料二 克里斯提尼(公元前6世纪) 古希腊雅典城邦著名政治改革家。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又一次实行社会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它日后成为雅典最重要的国家行政机关。
(1)结合西周的政治制度回答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2)材料二中的克里斯提尼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结合材料,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2)古希腊的克里斯提尼曾推行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