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
C.百家争鸣的出现 |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
“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
《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周代铜器“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这一政治理论的思想核心是
A.天人感应 | B.君权神授 | C.天人合一 | D.敬天保民 |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 |
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
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 |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
近代学者陈寅恪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A.建构起天人一体的系统图式 | B.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潮 |
C.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 D.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的争论,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了思想上的统一 |
B.董仲舒的学说不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
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
D.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④ “三纲五常”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
元代士人杨维桢认为,元朝是华夏正统,而辽和金不是。他的理由是,儒家的传承,在朱熹之后一度中断,直到元代大儒许衡才再度延续儒家的 “道统”。因为元朝有许衡这样承前启后的大儒,而辽、金却没有,所以尽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正统而辽、金不是。对杨维桢的这段 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杨维桢认为“正统”与否取决于文化而不是血统 |
B.杨维桢把是否传承儒家文化看作政权合法性的标准 |
C.杨维桢的看法是儒家“夷夏”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
D.杨维桢的看法接近于近代的民族国家观念 |
从图1到图2体现了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更加强调伦理道德规范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
“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君权神授 | B.格物致知 | C.心外无物 | D.天人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