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使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大一统 | C.天人感应 | D.君权神授 |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如图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
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
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 |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
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C.“大一统”的主张 | D.“三纲五常”学说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 B. | 正统的孔孟学说 |
C. | 柔和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 | D. | 儒家学说与权术 |
汉武帝之后儒学之所以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原因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 ②儒家经典被国家规定为学校教科书
③中央太学的设置 ④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董仲舒提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载: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及其党羽,并逼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继位,史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做法违反了( )
①宗法制
②“礼”
③“三纲五常”
④“民贵君轻”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
A.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B.他给儒学注入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新内容 |
C.他的主张被汉武帝所接受 |
D.他是当时的鸿儒,影响巨大 |
下列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遏制了中国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 B.加强了思想控制 |
C.使儒家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 D.使中国其它思想绝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