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A、B、C、D、E是常见单质,其中B、C、E为金属。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化合物,G物质有磁性。已知:①C与G反应生成B和H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回答问题:
(1)C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单质A的分子式为 ,化合物I的名称为 ;
(3)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过量I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元素,A是短周期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非金属元素;B元素的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其基态原子中每种能级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3:1;E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元素,其合金用途最广,用量最大。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E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 。
(2)A分别与B、C、D能形成电子数为10的化合物,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写分子式)。
(3)B与D形成的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
(4)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C的单质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
(6)已知在25℃、101kPa下:ABC(aq)+A2D(1)BC-(aq)+A3D+(aq) ΔH=+45.6kJ·mol-1
A3D+(aq)+DA-(aq)=2A2D(1)ΔH=-57.3kJ·mol-1
则在25℃、101kPa的稀溶液中,ABC与DA-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以离子方程式表示): 。
(1)鉴别NaCl和Na2CO3溶液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
(2)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用 方法,化学方程式为 ;
(3)除去Fe2O3中SiO2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
(4)明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明矾可用作净水的原因是 。
(1)写离子方程式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
如的拆写
结果是:氧化反应为:;
还原反应为:。
①请据此将反应:
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请按要求写出:(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条件略去)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A~E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组成的,常温下将各物质的溶液从1 mL稀释到1 000 mL,pH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A与D反应得到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pH的变化关系,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铈、钛、锌、锰虽不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金属元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
(1)二氧化铈 (CeO2)在平板电视显示屏中有着重要应用。CeO2在稀硫酸和H2O2的作用下可生成Ce3+,反应中CeO2作 剂。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2)钛(Ti)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
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主要成分Ti02)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加热条件下,镁与TiCl4反应可得到钛,下列气体可以作为保护气的是
A.O2 B.N2 C.C02 D.Ar
(3)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锰及其化合物应用越来越广泛,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
①已知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
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Mn02的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已知:Ksp[Al(OH)3]=1×10-33,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欲除去MnSO4溶液中的Al3+(使其浓度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
某课题组研究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其设计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焙烧硫铁矿石过程中铁元素转化成了Fe3O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酸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过滤”后滤液中金属阳离子有 ;
(4)“氧化”中使用的氧化剂最好是 ;
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写出所用试剂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Cl2(HCl):试剂 ,离子方程式 。
(2)O2(CO2):试剂 ,离子方程式 。
(3)SO42-(CO32-):试剂 ,离子方程式 。
(4)Cu粉(Al粉):试剂 ,离子方程式 。
在Cl-浓度为0.5 mol·L-1的某无色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
K+Al3+Mg2+Ba2+ Fe3+ |
阴离子 |
NO3-CO32-SiO32-SO42- OH- |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果 |
Ⅰ |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 |
Ⅱ |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
固体质量为2.4 g |
Ⅲ |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以上实验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 ____。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请写出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浓度(不一定要填满)。
|
阴离子 |
浓度c/(mol·L-1) |
① |
|
|
② |
|
|
③ |
|
|
④ |
|
|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请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
物质 |
杂质 |
所选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① |
NaCl溶液 |
Na2CO3 |
|
|
② |
Mg粉 |
Al粉 |
|
|
(12分)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Mg2+、H+、Ag+、Na+、Cl-、HCO3-、OH-、NO3-,已知该溶液能与铝反应且放出的气体只有氢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反应后生成A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则原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后生成A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则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
X、Y、Z、W四种化合物,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W的化学式是 ;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号上A.B.C.D后,,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顺序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1) |
A+B |
没有现象发生 |
(2) |
B+D |
有气体放出 |
(3) |
B+C |
有沉淀生成 |
(4) |
A+D |
有沉淀生成 |
根据实验现象按要求回答:
(1)写出A.B.C.D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 B_______ C_____ D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2)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__________________
有四种物质:①Al2O3、②HNO3、③NaHCO3、④Ba(OH)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④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②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