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给人智慧,历史给人启迪.阅读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与交流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不过因为“天朝”所产的茶叶、瓷器、丝巾是西洋各国所必需的,所以“加恩体恤”,┉┉这种盲目自大的观念,使清统治者将国门紧闭。──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1)从材料一图中,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说明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外实行了什么政策?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是唐朝越来越辉煌、强盛,受世界瞩目;而清朝在世界上却渐渐落伍了。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十几年后,他们幽买了两所大房子和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他们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不干活,就得挨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3)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是改革开放36周年,八年级某班同学准备举办专题展览,展示我国改革开放36周年的伟大成就,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请你帮助完成下列思路设计。
(1)第一学习小组同学要按下列思路设计一套(4枚)纪念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请你按他们的设计思路,填写所缺的内容。

典型事例
人物
会议篇
改革篇
开放篇
邓小平

安徽凤阳小岗村

理由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对外开放的窗口

 
(2)第二学习小组要围绕“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一主题来收集资料,这个小组应该从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来收集资料?
(3)第三学习小组同学要从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方面来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请你各举出其中的一项成就。
(4)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活动,围绕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伟大成就,谈谈你的想法,以此作为本次展览的结束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①这位老人是谁?他1979年制定了什么决策?
②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最终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开放格局?
③为什么说1992你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决策?
④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则于A点召开。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任举一例)。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结论是在年代尺上哪一点年份上提出的?提出者是谁?
(3)上题中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请以C点代表年份发生的历史史实予以证明(任举一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材料二: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年作。
材料三:2010年3月27日晚,经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湾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目前,甘肃省有60家台资企业,包括台商投资建设的兰州正林农垦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主要加工瓜子,已成为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是他们用光芒指引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谱写了不断进步的文明史。新中国历史上的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前行中的中国推波助澜。感悟他们的丰功伟业,为我们建设伟大的祖国增添了无穷动力。
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0分)

A.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碉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C.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D.“铁人”。

E.“两弹元勋”。
F.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G.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日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向他学习。
H.歌曲: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
I.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J.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的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指谁?
(2)文中的“孝公”指哪位国君?他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
(3)简要说明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它的历史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这两位帝王在军事上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
(5)用一句话概括“秦皇”“汉武”的作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说史
以下历史画面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到了东汉时期,东汉政府又派一个人经营西域30来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请你能说出这个人的名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解析(16 分)。
材料一:他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学派曾是“百家争鸣”中著名的学派之一;他的思想在战国时得到了发展,西汉时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后世尊其为“圣人”
材料二:在他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在他的时代,开始创办私学,广招门徒,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他的弟子三千,有来自贵族阶层的,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
读过以上材料,请回答:
(1)通过以上两则材料,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2分)他是什么时期的人?
(2)材料一:他创立了哪一学派?其言论收录在哪本书中?
(3)材料一:作为思想家,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材料二:作为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非常有见地的教育主张,请举出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请问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
(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顺应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什么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作用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