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之称,在近代发生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在南京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与哪年签订的?请用一句话概括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图1是小华同学去南京某纪念馆参观时拍下的一张照片,请根据这张照片看出该馆是为纪念什么事件而修建的?这个事件距今有多少年了?对此事件,你有什么感想?
(3)图2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时的欢庆场面。请回想,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这一事件的发源地在哪?根据这些口号,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指哪些人?和约指什么和约?
(3)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该事件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这一事件的对中国历史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四例即可)
(2)请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3)材料二和今天的哪个节日有关?材料三中的“朱毛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3)两个事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回答:
(1)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材料一中的这条中西通道得到的,请说出这条通道的:
名称:         (1分) ,当时东起中国        (1分) ,西至        (1分) 。
(2)图一中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3)这条通道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1分)?说出你的理由(2分)
(4)图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5)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它设置的职能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李冰因修筑了哪一水利工程获得后人如此称赞?这一水利工程修筑在我国的哪一条江上?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有哪些?
(3)由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兴修联系到今天的水利工程建设,说说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在哪些方面发挥效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年庚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汉官服装)。
——摘自《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指谁?他属于哪一个政权?
(2)材料中的“北语”指哪个民族的语言?
(3)从材料中概括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4)本次改革在民族关系方面产生了什么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于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对照表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及兵力对比
结果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3-4)万—袁绍(10万)
曹操胜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20万—孙刘联军5万
孙刘胜
淝水之战
383年
东晋8万—前秦80万
东晋胜

 
请回答
(1)根据交战双方兵力投入与战役结果,概括出三次战役的相同点。
(2)这些战役一定程度改变了历史的发展,其中赤壁之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3)通过分析以上战役,结合你对战争的了解,说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汉武帝的有关问题。
(1)向汉武帝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是谁?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恩赐亲戚   ③巩固统一  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他建立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姓名。”(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引言)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他的国号”成为哪个民族的“姓名”?
(4)试分析毛泽东在《沁园春·雪》把“秦(始)皇汉武(帝)”并称的理由(提示: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人物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的名字叫什么?
(2)图二和图三反映了他实行的哪些措施?在统一后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3)图二和图三反映的措施有哪些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人物是谁?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那部著作里?
(2)他在思想上有什么主张
(3)他的学说对后世有何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分析题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一个朝代实行的哪一种制度?
(2)实行这一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这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回答: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
(2)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
(3)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政治基础有哪些?
(4)你能用史实说明“民勤本业”表现在哪些地方吗?(至少举出两条说明)
(5)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