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说过: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当地的居民都来到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位老人坐船前来……包括妇女在内,每人都带来东西。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日记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陆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靳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辞福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自哥伦布日记
(1)题干中所说的“人”和“世界”被发现的说法你认为分别指的是什么?
(2)仔细阅读材料一和图片,你认为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哪些内涵?
(3)材料二中的“当地的居民”是指什么人?哥伦布认为他们是什么人?从材料二中看出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4)请指出材料三中的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并找一句能典型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本质的话
(5)联系一下哥伦布航行的目的,设想一下当地居民将来的命运。
(6)两个重大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14—16世纪,对于欧洲的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开始兴起,世界开始由分散逐步走向整体。请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哈姆雷特》
材料二:
材料三: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材料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哪场思想文化运动?最早发生于哪个国家?这场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列举一例。
(3)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横扫法国的“革命风暴”指的是什么?英国的变革是指英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变革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1861年改革前,俄国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
派别 |
方案 |
地主贵族 |
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减少农民的份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 |
资产阶级 自由主义者 |
解放农奴,农奴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段的妥协。 |
革命民主主义者 |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彻底消灭农奴制。 |
——摘编自陶惠芬 《俄国近代改革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哪个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改革中基本得到体现?写出该派别方案与1861年改革内容的两点相同之处。
(3)对于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 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俄“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
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卡门蒸汽机的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枓,概括指出瓦特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瓦特的哪些经历对他作出这些贡献有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的贡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综合材枓,瓦特的成功对你有何重要启示?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次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变法中哪项内容有利于农业发展?
(2)引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文,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变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读图和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哪一项政治制度?
(2)实施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受封的对象是什么人?
(4)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是哪个等级的人?
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主张如何学习西方?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为实现材料二的政治主张,近代中国掀起了哪场政治运动?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卫鞅”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卫鞅”提出了什么主张?他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3)材料一中“卫鞅”的话给了你什么启发?
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了一个历史课本剧(片段),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旁白:战国时期,有一天,许多学者走到一起,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者1】“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
【学者2】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该互相关爱,反对不义战争。
【学者3】君主治理国家,不应空谈,应该进行改革,实行“法治”。
【学者4】你们说的都不对,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1)上述四位学者的观点,分别代表诸子百家中四个学派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其中学者1所代表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宗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之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二看,商鞅变法符合哪家学派的观点?
(2)为什么“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4)你认为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许多城市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
(1)你支持哪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上述材料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你认为“继承”的内涵主要是什么?
世界大战的销烟早已逝去,但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一:
(1)图一片中以德国为主导的是哪一军事集团?结合材料,概括图片二中德国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2)有人认为德国发动二战的原因是材料二中条约的制裁,这一“条约”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德国发动二战与哪一事件有关?
【重温战争历程】
(3)图片十一被称为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它是哪一次战役?图片十二所示的战役在二战中有怎样的地位?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战争名称 |
参战国 |
持续时间 |
卷入人口 |
参战人员 |
伤亡人员 |
直接经济损失 |
一战 |
30多个 |
4年多 |
15亿 |
0.7亿 |
0.3亿 |
1805亿美元 |
二战 |
60多个 |
6年 |
20亿 |
1亿 |
0.7亿 |
4万亿美元 |
材料四: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国齐聚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言宣称: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结合材料四回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材料二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选自《大国崛起》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于哪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这场革命奠定了该国什么样的政体形式?
(2)材料二中的英国正在进行一场生产上的变革,这场变革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材料一描述的这场革命对该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一个英国“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的事例,谈谈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