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根据下列两组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 a 的名称是,两组实验都用到的仪器是
(2)指出甲实验中的不正确操作
(3)乙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 A 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 E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2) C D 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E 中颜色变化的原因;用 F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里既可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气,也可用如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

请你根据已学化学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3)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相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4)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用      法,你选择此方法的理由是:                
(5)如图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蓝色的大海拥有丰富的资源,"进军海洋"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的海洋测量部门对南海某区域的海水进行抽样测量,其中海水中常见离子含量如下表:

离 子
C l
X S O 4 2
M g 2 +
C a 2 +
K +
19.10
10.62
2.66
1.28
0.40
0.38

(1)经分析,上表中常见阳离子 X 的离子符号是
(2)海水中镁元素主要以 M g C l 2 (填化学式)两种形式存在.
(3)取这种海水500 g ,其中所含 C a 2 + 的质量相当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 C u S O 4 , C a C O 3 , N a 2 S O 4 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小文为了确定它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操作 a 的名称是(填"蒸发"或"过滤"),其中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写出蓝色沉淀的化学式:
(3)白色固体是,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4)小文通过实验后认为,这包固体粉末中只有两种物质,他的判断是(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工业流程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 X 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
(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①的名称是,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写化学式).
(4)滤液 D 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面包膨松剂由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小组为验证该膨松剂的成分,查阅资料,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开始前弹簧夹都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①膨松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2 N a H C O 3 = N a 2 C O 3 + H 2 O + C O 2 N H 4 H C O 3 = N H 3 + H 2 O + C O 2
②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氨水.

(1)是否需要将装置B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说明理由.
(2)如果没有装置C,可能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3)利用上述装置验证膨松剂的成分,简述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 K N O 3 N a C 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 g / 100 g 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 N O 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 a C 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②30 时,KNO3的溶解度是 g /100 g 水.
K N O 3 溶液中含有少量 N a C l 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填写编号).
I、剩余溶液一定是 K N O 3 饱和溶液    II、剩余溶液一定是 N a C l 不饱和溶液
III、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开    IV、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 K N O 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用,化学方程式为,收集 O 2 的装置最好选用(填字母编号),用该装置验满 O 2 的方法是
(3)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观察到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 B 中锥形瓶内残留液,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 p H 计连续监测测得曲线如图2,[ p H 值为纵坐标,时间(秒)为横坐标],请写出曲线中 b c 段的化学方程式 c d 上升的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酸铜常用作农业杀虫剂,如图是利用含铁废铜料生产硫酸铜的工艺,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 X 的化学式是
(2)途径Ⅰ中, C u + 2 H 2 S O 4 ( ) = C u S O 4 + 2 H 2 O + S O 2 ↑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利用途径。(填"Ⅰ"或"Ⅱ")制取硫酸铜更合理;
(3)通常情况下不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改变温度和后,也可能发生反应,如果用足量的铜与20.0溶质质量分数为98.0%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实际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选填字母)。

A.

小于 6 . 4 g

B.

等于 6 . 4 g

C.

大于 6 . 4 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 K C 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 g 27.6
31.0
34.0
37.0
x 42.6
45.5

小明为测定 x 的值,取4份40 的水各50 g ,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K C l 质量 / g 5
15
25
35
溶液质量 / g 55
65
70
7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只写一种).
(2)要使实验2的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方法是
(3)由实验可知,40 K C l 的溶解度 x g .

(4)小明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30 % K C l 溶液100 g ,为达实验目的其主要操作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⑴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下面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2 H 2 O 2 = M n O 2 2 H 2 O + O 2
2 K C l O 3 = M n O 2 2 K C l + 3 O 2
2 K M n O 4 = K 2 M n O 4 + M n O 2 + O 2
下图1是气体制备时的常用装置:

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 C 的名称是
②一般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理由是
③采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④采用氯酸钾制得的氧气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酸钾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的氯气。可利用(填序号)装置,并向其中加入溶液除去;
⑤三种制氧方法中都出现二氧化锰,他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信息提供:
氯气有毒,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症状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少量氯气可通过碱溶液除去。
⑵苏打水是碳酸氢钠( N a H C O 3 )的水溶液,有弱碱性。医学上外用可消毒杀菌,饮用可改变酸性体质,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下图是某品牌苏打水的图片和配料表,读图2完成下面问题:
①根据配料表可以发现:苏打水成分中的无机物有,有机物有(每空至少填写两种物质);
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品牌苏打水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 B 中溶液是
(2)取 A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 C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 D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两种气体的分解反应        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           酒精燃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