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
B. | 用干燥的pH试纸测浓硫酸的酸碱度 |
C. | 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D. |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证明蜡烛燃烧一定产生可燃性气体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
A. |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B. | 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
C. | 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 |
D. |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一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铜片比黄铜片的硬度(填"大"或"小")。
(2)图2煤粉和木屑最先燃烧的是,燃烧的顺序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在实验室中用图3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图4、图5为两种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图(填数字序号)。
下列关于常见氧化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
B. |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
C. | 固态 叫做"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D. |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有磁性,可用于炼铁 |
某品牌可乐由水、白砂糖、焦糖色素(使可乐显黑褐色)、磷酸(H3PO4)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压入二氧化碳配制而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可乐的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可乐中二氧化碳的定性检验
(1)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打开一塑料瓶装可乐,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把导管插入(填化学式)溶液中 |
观察到 | 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 |
实验二 可乐中磷酸的定量测定
测定过程如下:
(2)步骤①用活性炭浸泡的目的是。
(3)步骤③煮沸10分钟的目的是除尽滤液中的。
(4)已知步骤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测得共消耗0.1%的NaOH溶液20g,忽略可乐中其它成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计算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以g/L为单位。相对分子质量:
-98;
-40),写出计算过程。
(5)如果步骤②缺少洗涤,则测定结果(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健康,其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 | B. | C. | D. |
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
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
;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
。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
瓶和
瓶,
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
人体呼出气体压入
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
空气压入另一瓶
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
B. | 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
C. | 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 |
D. |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检查气密性 |
B. |
氢气验纯 |
C. |
检验氧气 |
D. |
二氧化碳验满 |
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
B.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C.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
(2)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3)用上述A—E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_____(填装置代号字母),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将一瓶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下图),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
(4)H2S是有毒气体,溶于水成氢硫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H2SO4在常温发生复分解反应制H2S。某同学用下图装置来收集处理H2S。
①实验室制H2S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用该装置来收集处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______。
③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醋酸 C.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碳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产生水煤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其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操作①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过滤。
③上述工业流程中 (选填A、B、C)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A.吸收塔 B.分离池 C.煅烧炉
④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⑤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的好处是 。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和 :闻气味 |
B. | 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 |
C. | 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点在滤纸上 |
D. | 溶液和 溶液:分别加入 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