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请填空:
(1)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2)用过的塑料袋和塑料瓶放到路边标有“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 污染。
(3)地下水钙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Ca(HCO3)2形式存在〕,人长期用硬度过高的水,不利于人身健康。生活中常通过加热方法使水软化,其反应方程式为:Ca(HCO3)2 △ CaCO3 ↓+ X↑+ H2O,则X的化学式 。
下列关于干冰受热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变大 | B.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C.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 | D.二氧化碳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
一氧化碳冶炼氧化铁的过程中,一氧化碳作
A.催化剂 | B.氧化剂 | C.还原剂 | D.燃料 |
学习了《奇妙的二氧化碳》后,同学们对书本实验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设计了 “魔手”实验。(如图)
(1)如图所示在一次性手套的每个指袋中各加入一种物质,用夹子夹住后捏瘪手套掌部系紧手套口。
(2)打开拇指和食指指袋夹子,将拇指内液体倒入食指指袋中。手掌迅速“增肥”,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3)打开中指指袋夹子,使液体流入手掌,振荡后液体变浑浊,手掌稍微变小。将液体流回指袋后夹上夹子。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4)分别用剩余的两个手指指袋重复步骤3操作。只有小指能使手掌“减肥”成功。则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最好用 。
A.稀盐酸 | B.澄清石灰水 | C.蒸馏水 | D.氢氧化钠溶液 |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
B.过氧化氢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C.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生锈 |
D.伸入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从“”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 (填用途)。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产生葡萄糖并放出 (填名称)。
(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 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 (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表示),加热后可看到 的现象。
(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大 |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C.可燃物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铁 |
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B.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2价 |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 | D.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是酸雨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 |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用燃着的小木条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有碳、氢元素 |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 |
C.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
B.④变红,③不变红 |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
根据下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A、C装置中发生反应化学表达式为 , 。
(2)A装置进行实验后,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 现象。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可以用 。(填字母)。
A.灭火 B.生产饮料 C.光合作用 D.气体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