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2)B操作中应称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操作中仪器⑨的规格应为______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读数时应使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4)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 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⑨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I)下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请回答:
(1)甲装置中,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
(3)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
(II)实验室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称量的食盐质量为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III)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CO2性质和燃烧条件的实验。
(1)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a、b两端分别与B、D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C中液体为浓硫酸,D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 ,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
(2)研究燃烧的条件: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b、a两端分别与B、 D装置连接,A和C的液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 ;观察到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在实验室里可用以下两种方法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
溶液
(1)方法一中配制100g 10%的
溶液,需要
固体g。
(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25%的
溶液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匀",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有以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4)下列过程中对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 )
A.配制时所用烧杯中有少量水
B.称量时有少量氯化钠残留在纸上
C.将量筒中的水转移到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搅拌均匀后,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8分)硝酸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盐.请按要求填写下列有关空格:
(1)质量分数为 4.04%的硝酸钾溶液可作为番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硝酸钾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符号).
(2)黑火药爆炸的反应原理是:2KNO3+S+3CK2S+3CO2↑+N2↑.此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没有涉及到下列物质类别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A.单质 |
B.氧化物 |
C.酸 |
D.碱 |
E.盐
(3)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其中曲线a表示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恒温下欲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此过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
(4)在硝酸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填符号).
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
(1)计算: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甲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错误的操作步骤有 (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名称为 ;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乙同学在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时,不小心有一部分氯化钠固体撒出,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15%相比 (填“偏低”、“偏高”、或“相等”)。
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1)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 ;
②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 (写出微粒的符号)。
(2)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6.02×10 23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例如1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图:
①1摩尔水中氢原子数目是 个;②1摩尔水中氧元素质量为 g。
12gA物质溶于228g水中,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三等份。
(1)每一份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2)将第一份溶液中加入1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
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3)在第二份溶液中再溶解10gA,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4)再将第三份溶液稀释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应加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1所示为该小组配制
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1)图1中仪器
的名称是,写出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
(2)操作
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里,并置于托盘天平盘(填"左"或"右")进行称量;
(3)操作
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填写字母标号)
A. |
玻璃棒 |
B. |
pH试纸 |
C. |
酚酞试液 |
D. |
白瓷板(或玻璃片) |
下图是小华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2.5%的NaOH溶液的操作过程,该同学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将天平调节平衡,然后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1)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
①a操作的错误是 。
②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字母)。
A.a操作中砝码和氢氧化钠放错盘 |
B.b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
C.c操作中视线与量筒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D.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
(2)小华在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再进行测定,则测的溶液的pH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3)小华将上述溶液稀释成0.2%做电解水实验,用 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若将100g稀释后的氢氧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变为0.25%,有 g水被电解。(已知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通电前后质量不变)
水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水的净化.向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入明矾,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液体过滤,得到略带颜色的液体。实验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填仪器名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水的组成.用如图1实验装置可以证明水的组成,检验
处气体的方法是。
(3)水的用途.水是常用的溶剂.如图2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
,若将
甲物质放入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g溶液。
②若固体乙中混有少量固体甲,提纯乙的方法是:溶解、过滤。
③将
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时,丙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是
(2)图2中的操作错误是 ;若按图2操作,取用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3)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 g/cm3) ,而实际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在上述实际配得的溶液中加6.0g水,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在上述实际配得的溶液中加23.0g氯化钠,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已知:2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2)B操作中应称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D操作中仪器⑨的规格应为______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读数时应使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4)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 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⑨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配置溶液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称量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操作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则实际称取的氯化钠质量为 g
(4)该实验原计划需要水的体积为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