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4)、B(4,1)、C(4,4),若双曲线y=(x>0)与△ABC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2)把图1中的△ABC沿直线AB翻折后得到△ABC1,若双曲线y=(x>0)与△ABC1有公共点,求m的取值范围;
小明借助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断式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小芳借助二次函数模型也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先在图2中画出△ABC1,再写出自己的解答过程.
(3)如图3,已知点A为(1,2),点B为(4,1),若双曲线y=(x>0)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n的取值范围是 .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正方形OABC的边AB、BC分别交于点D、E.若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ODE是等边三角形,则k的值为 .
如果点A(﹣2,),B(﹣1,),C(2,)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那么、、的大小关系是 .
如图,已知点A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分支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以AB为边作等边△ABC,点C在第四象限.随着点A的运动,点C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但点C始终在双曲线(k<0)上运动,则k的值是 .
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ADEF是正方形,点A、D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F在AB上,点B、E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OA=1,OC=6,则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 .
一次函数y=ax+b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则反比例函数(x>0),在每一个象限内,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 .
双曲线y=(x>0)与直线y=x在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点A、B在直线上AC、BD分别平行y轴,交曲线于C、D两点,若BD=2AC 则4OC2-OD2的值为 .
如图,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1,1),过点A作AB⊥y轴,垂足为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P(0,t),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点B经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点B′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t的值是 .
如图,已知函数y=2x和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E⊥x轴于点E,若△AOE的面积为4,P是坐标平面上的点,且以点B、O、E、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k= ,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是 .
如图,直线y=﹣2x+2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曲线y=在第一象限经过点D.则k= .
一次函数y=ax+b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则反比例函数y=(x>0),在每一个象限内,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 .
如图,直线y1=x+b与双曲线y2=交于点A(1,4)和点B,经过点A的另一条直线与双曲线y2=交于点C.则:
①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x+3;
②B(﹣1,﹣4);
③当x>1时,y2<y1;
④当AC的解析式为y=4x时,△ABC是直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是 .(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写在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