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矩形ABCD中,点O为A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B,CD交于点E,F,连接BF交AC于点M,连接DE,BO.若∠COB=60°,FO=FC.
求证:(1)四边形EBFD是菱形; (2)MB : OE=3:2 .
如图16,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 = 6,BC = 8,
,点M是BC的中点.点P从点M出发沿M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到达点B后立刻以原速度沿BM返回;点Q从点M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在射线MC上匀速运动.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以PQ为边作等边三角形EPQ,使它与梯形ABCD在射线BC的同侧.点P,Q同时出发,当点P返回到点M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
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
(1)设PQ的长为y,在点P从点M向点B运动的过程中,写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t的取值范围).
(2)当BP = 1时,求△EPQ与梯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
(3)随着时间t的变化,线段AD会有一部分被△EPQ覆盖,被覆盖线段的长度在某个时刻会达到最大值,请回答:该最大值能否持续一个时段?若能,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等边△ABC的边长为2,P是BC边上的任一点(与B、C不重合),连接AP,以AP为边向两侧作等边△APD和等边△APE,分别与边AB、AC交于点M、N(如图1)。
(1)求证:AM=AN;
(2)设BP=x。
①若,BM=,求x的值;
②记四边形ADPE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S的最小值;
③连接DE,分别与边AB、AC交于点G、H(如图2),当x取何值时,∠BAD=150?并判断此时以DG、GH、HE这三条线段为边构成的三角形是什么特殊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是正方形,且D(0,2),点E是线段OB延长线上一点,M是线段OB上一动点(不包括点O、B),作MN⊥DM,垂足为M,交∠CBE的平分线于点N .写出点C的坐标;
求证:MD = MN;
连接DN交BC于点F,连接FM,下列两个结论:①FM的长度不变;②MN平分∠FMB,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指出正确的结论,并给出证明.
如图,点 为以 为直径的半圆的圆心,点 , 在直径 上,点 , 在 上,四边形 为正方形,点 在 上运动(点 与点 , 不重合),连接 并延长交 的延长线于点 ,连接 交 于点 ,连接 .
(1)求 的值;
(2)求 的值;
(3)令 , ,直径 , 是常数),求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并指明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点A在x正半轴上,OA=cm,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OB=12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AO以
cm/s的速度向点O移动,移动时间为t s(0<t<6).
(1)求∠OAB的度数. (2分)
(2)以OB为直径的⊙O‘与AB交于点M,当t为何值时, PM与⊙O‘相切?
(3分)(3)动点Q从点A开始沿AB以4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动点R从点B开始沿BO以2cm/s的速度向点O移动. 如果P、Q、R分别从A、A、B同时移动,当t="4" s时,试说明四边形BRPQ为菱形;(3分)
(4)在(3)的条件下,以R为圆心,r为半径作⊙R,当r不断变化时,⊙R与菱形BRPQ各边的交点个数将发生变化,随当交点个数发生变化时,请直接写出r的对应值或取值范围.(4分)
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B=5,AD=,AE⊥BD,垂足是E.点F是点E关于AB的对称点,连接AF、BF.
(1)求AE和BE的长;
(2)若将△ABF沿着射线BD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m(平移距离指点B沿BD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分别平移到线段AB、AD上时,直接写出相应的m的值.
(3)如图②,将△ABF绕点B顺时针旋转一个角(0°<
<180°),记旋转中的△ABF为△A′BF′,在旋转过程中,设A′F′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D交于点P.与直线BD交于点Q.是否存在这样的P、Q两点,使△D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DQ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设ABCD是正方形,P是CD边的中点,点Q在BC边上,
且ÐAPQ=90°,AQ与BP相交于点T,则的值为多少?
(本小题满分11分)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DC、CB上的点,且DE=CF,以AE为边作正方形AEHG,HE与BC交于点Q,连接DF.
(1)求证:△ADE≌△DCF;
(2)若E是CD的中点,求证:Q为CF的中点;
(3)连接AQ,设S△CEQ=S1,S△AED=S2,S△EAQ=S3,在(2)的条件下,判断S1+S2=S3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经过原点 ,分别交 轴、 轴于点 , ,连结 .直线 分别交 于点 , (点 在左侧),交 轴于点 ,连结 .
(1)求 的半径和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
(2)求点 , 的坐标;
(3)点 在线段 上,连结 .当 与 的一个内角相等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 的长.
如图1,四边形 内接于 , 为直径, 上存在点 ,满足 ,连结 并延长交 的延长线于点 , 与 交于点 .
(1)若 ,请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
(2)如图2,连结 , .求证: .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结 , .
①若 ,求 的周长.
②求 的最小值.
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亮进行数学探究活动.
(1)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 是边 上的一点,且 ,小亮以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如图1.求 的长;
(2)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 是边 上的一个动点,小亮以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如图2.在点 从点 到点 的运动过程中,求点 所经过的路径长;
(3)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 是高 上的一个动点,小亮以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如图3.在点 从点 到点 的运动过程中,求点 所经过的路径长;
(4)正方形 的边长为3, 是边 上的一个动点,在点 从点 到点 的运动过程中,小亮以 为顶点作正方形 ,其中点 、 都在直线 上,如图4.当点 到达点 时,点 、 、 与点 重合.则点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点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1)如图1,直线//
//
//
,且
与
,
与
之间的距离均为1,
与
之间的距离为2,现将正方形ABCD如图放置,使其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求正方形的边长;
(2)在(1)的条件下,探究:将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ABCD,如图2,当时,求菱形的边长.
在图1至图4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和AD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示例:
当AE<a时,如图1,在BA上选取适当的点G,BG=b,连接FG和CG,裁掉△FAG和△CGB并分别拼接到△FEH和△CHD的位置,恰能构成四边形FGCH.
思考发现: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从而又可将△CG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如图所示),
实践探究:
(1)小明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请你给出判断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的方法。
(2)经测量,小明发现图1中BG是AE一半,请你证明小明的发现是正确的。(提示:过点F作FM⊥AH,垂足为点M);
拓展延伸
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至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3,正方形EFGH可在线段AD上滑动. EC交AD于点M. 设AF=x,FM=y,△ECG的面积为s.
(1)求y与x之间的关系;
(2)求s与x之间的关系;
(3)求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若放宽限制条件,使线段FG可在射线AD上滑动,直接写出s与x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