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
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汉文物《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记载丁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以里官为首成立“僤”,并规定此田的所有权归“僤”,使用权归“里父老”。这反映了当时

A.世家大族控制了乡里基层政权
B.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
C.中央政令难以畅达乡里
D.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成为普遍现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B.南方相对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C.南方物资供给全国各地 D.南方政治清明带动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考古出土的北魏前期的遗迹中,生产工具主要为骨镞,兼有少量的铁器。而到了太平真君年间(公元440年六月―公元451年六月),北魏太武帝下令“课畿内之民,使无牛家以人牛力相贸,垦殖锄耨”。这说明(   )

A.当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交往受到限制
B.北方少数民族农业生产封建化的趋势
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其历史必然性
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背本逐末,食者之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今殴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感其言,使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晁错则上《论贵粟疏》,材料中的经济思想(   )

A.有利于手工业与商品的发展
B.是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主要原因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发展
D.使自然经济迅速瓦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唐朝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统计表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注:道:唐朝地方行政单位。统计资料来源于《新唐书》、《元和志》、《通典.州郡典》、《括地志》中有年代记载的水利建设项目。
①南方水利建设的数量远高于北方 
②南方常见小规模的水利工程,而北方常见的是大工程 
③对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④唐后期南方经济开始飞跃式发展,超过了北方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           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料记载,隋文帝开皇四年,智贾租得常田一亩,交与田租银钱五文,租田人不负担田赋;灌田水渠破而水溢,田主不负责。据此可知

A.均田制已经瓦解 B.租佃制在全国范围推广
C.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D.经济生活中存在契约意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原始农业 B.个体农耕 C.千耦其耘 D.自然经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记载:“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这条材料反映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方田均税法
C.均田制和租调制 D.宗主督护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中的技术革新具有转型时代引擎意义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佂这一观点的有 ( )
①《吕代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②《农书》:“用粪犹用药也。”
③《商君书》:“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④《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诗人李华有诗道:“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这反映了

A.都江堰良好的灌溉效果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现象
C.关中平原水稻种植的情况
D.华北平原适宜的气候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