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________;“材料”是________。(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
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
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 |
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关注世界 |
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该书在序言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提倡民主与科学 | D.实业救国 |
“这场扫荡权威、 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 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文化革命”是指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者 |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
A.学识优先 | B.重视道德 | C.思想自由 | D.民主科学 |
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 )
A.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 |
C.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 D.“法”与“理”各异互不兼容 |
梁启超认为,“西方重物质,中国重精神”。这说明他( )
A.阐明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 B.描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 |
C.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 D.“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 |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 D.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
康有为主张议院人事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而且当选的议郎也要由皇帝来批准。议院的议郎应由那些“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来充当。由此可见,康有为( )
A.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 B.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
C.主张引进西方民主制度 | D.极力糅合中西方政治制度 |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