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在《文字之衰》中提到明代中期的文学评价,“宋人曰是,今人亦日是;宋人日非,今人亦曰非”。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未达到宋朝的高度 |
B.明代对士人的践踏消磨了文人的创作才能 |
C.程朱理学在明代取得了统治地位 |
D.明代科举实行八股取士压制士人思想 |
宋代理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下哪些社会风气的逐步形成( )
①重忠孝 ②讲廉耻 ③注重气节 ④重实用知识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A.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
B.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
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 |
D.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某古代学者称:“夫天下之人……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据此判断,该学者是( )
A.朱熹 | B.王阳明 | C.李贽 | D.黄宗羲 |
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指的是( )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在武则天去世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反反复复在变。如唐前期对她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从南宋开始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明代以来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唐朝灭亡的教训的影响 |
B.儒学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加强 |
C.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下降 |
D.唐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
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A.汉末工商濒临破产,故太平道要救济生民 |
B.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故道教重视立功 |
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 |
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 | B.格物致知 |
C.发明本心 | D.经世致用 |
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
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 |
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 |
C.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 |
D.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 |
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 |
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A.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 |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增长知识 |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
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
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