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这反映了

A.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 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C.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 D.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两图。唐代筒车发明和推广后,翻车却仍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最主要原因是

A.封建政府对农业生产技术并不重视
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较迟缓
C.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D.翻车不仅可以灌溉,而且也能排涝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

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
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
C.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
D.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

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B.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D.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清代某县的108位知县中,出身进士的有31人,举人36人,贡生9人,其他32人。这反映出

A.科举制在选官方面影响非常有限 B.科举制已成为最重要的选官方式
C.清代这一地区的文化教育较落后 D.清代的人才选拔机制呈现多样化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时,关于中国的报道几乎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专利,进入18世纪,法国人后来居上,那些像优秀‘国外数学家’一类的博学的传教士,真正充当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使者角色。”材料强调的是

A.西方传教士开始全面开垦中国文化
B.东西方之间开启了“对话”的历程
C.欧洲经由传教士引介关注中国文化
D.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现象达到了高潮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雅典人的大多数相信“不研习演说术的人将成为它的牺牲品”这句格言。这揭示了古代雅典人

A.非常推崇以诡辩为特征的演说术
B.十分注重培养城邦公民文化素质
C.已经认识到直接民主制度的危害
D.重视演说术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在帝国时期曾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与之前的有夫权婚姻相比,这种婚姻夫妻处于同等地位,双方的财产分开;成年子女也拥有财产权,并享有签订契约和买卖财产的权利能力。这种婚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罗马立法技术的完善 B.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D.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7年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辞职,并任命保王党人组阁,此举遭到众议院的抵制。他又下令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结果共和派仍占上风,他只好同意共和派人组阁。1878年初共和派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他被迫辞职。这表明

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B.共和派实际占据了优势
C.法国政局始终动荡不定 D.保王党人已经完全失败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纵观19世纪清朝的近代化进程中,经济的近代化与政治民主的相对滞后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B.政局动荡阻碍了政治民主化
C.对外战争影响政治民主进程 D.皇权专制下守旧势力的强大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这表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A.政治上日趋成熟但具有软弱性 B.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巩固政权
C.足以认清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 D.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6年,北京的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帐,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这些现象折射了

A.解放妇女成为社会的共识 B.现代女子思想观念的变化
C.民国时期政治结构的变动 D.文化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至1922年,江南造船所在美国提供材料、图纸和工程师的情况下,为美国政府先后建造了四艘万吨级舰船,这是当时远东地区所造最大吨位的船舶。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9年,福建船政局制造了我国第一批飞机。这表明

A.我国的重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C.民族工业的半殖民地特征明显
D.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工业成就巨大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就确立了“持久消耗战略”,提出“以空间换时间”,“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由此可见,其与中共提出的“持久战”方略最大的不同在于

A.准备作出巨大的牺牲换取胜利
B.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C.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
D.单纯地依靠政府和军队消极抗日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7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致杜鲁门总统的信中写道:“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个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寓意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而易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这里“显而易见的理由”主要指

A.美苏全球争霸的需要 B.根除国民政府的腐败
C.维护美国在华的利益 D.遏制中共势力的发展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票决进行明确。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

A.逐步完善民主制度 B.人大制度得以恢复
C.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D.确立依法治国理念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在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十二海里正常巡航、南海等问题上进行的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连外交部的领导到中央党校讲课时都说,给外交部寄钙片的人越来越少了。之前我国外交被民众误解为“太软”,主要是因为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新时期我国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
D.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多边外交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日报》曾报道:某地农庄主席因为农庄的土地由过去的1,518亩增加到29,000多亩,人口也由63户扩大到1,360户,“农庄的管理一天比一天复杂”而大伤脑筋。这反映了

A.土地改革后小农经济发展迅速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猛发展
C.“大跃进”时期农村滥垦滥伐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新问题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83年1月起,国家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其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A.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工矿企业的活力
C.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

A.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
D.全面改革的思想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这反映出在“冷战”时期

A.美苏的插手是地区冲突的根源
B.和平的力量时常占居着上风
C.军备竞赛造成各国财政的困难
D.军事的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

A.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
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伴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有关人们这一时期精神生活场景的描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A.八十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观看西方国家的影视剧
B.三十年代大危机时,米老鼠系列卡通电影将沮丧的人们聚拢到了电影院
C.出生于1953年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是英国披头士乐队的忠实粉丝
D.中国改革开放后,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间风靡一时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王朝时是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国际考古学界在埃及、两河流域、伊朗高原、中亚细亚等地,出土过大量丝绸织品的文物,有的至今仍保存完好。自那时期,能种桑饲蚕的地方,已开始大量注意引进中国的丝纺技术。在长安、洛阳和广州等地,出现了大量的胡商。他们从制售胡饼到珠宝、乐器,开了不少店铺,有的多年不归,把中国看成他们的第二故乡。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对以后相互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发展,产生了很多积极、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
——摘编自赵宏《“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崛起后,加大了对丝路贸易苛捐杂税的征收,迫使利益受损的商人逐渐放弃丝路,欧洲在寻找新丝路通道中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对传统的手工产业商品也产生了极大冲击。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传统国家,由于社会分工的制约以及生产力的低下,农民不可能生产更多的商品进入流通。当欧洲在中世纪后开始觉醒,工业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各国,中国传统商品再也难以与各种工业产品相竞争,逐渐被机械化生产的商品所替代。缺少了商品的交易和流动,作为商道的丝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而遭到遗弃。
——摘编自耿翔、贺小巍《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学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时丝绸之路兴盛带来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逐渐衰落的原因。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内地人口的迅猛增长,黄河、长江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开发空间的缩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边疆局势的紧张,清道光以后,向关外、向外口、向海外、向山区、向城镇的移民形成了潮流。在东北,由于清廷封禁政策的松驰,一时间络绎不绝的移民似潮水般涌向关外,东三省人口迅速增长。到了民国时期,“闯关东”之潮有增无减,而且多向北部之吉林、黑龙江扩散。“闯关东”的移民以山东籍最多,其次为直隶,再次为河南、山西。与“闯关东”相比,走口外的移民规模要小得多。鸦片战争后,闽、粤出洋华侨的人数剧增。光绪前期全球华侨有300万,到宣统三年(1911)达到630多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洋再掀高潮,民国二十七年全球华侨已有920多万。南方各省交界的山区也成为移民的目标,但规模与上述方向的移民相比就小得多了。
——摘编自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
材料二   100多年的移居使英国血统在美国建立时占有最大比重。1815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结束,英国人移民美国的潮流重新开启。第一个浪潮开始于二十年代,并且由于英国的动乱而持续直至1842年达到顶峰。40年代后期刺激了又一股英国人的移民潮流,并于1854年达到顶峰。第三次,也是数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移民潮开始于1879年,延续至1893年经济萧条时期。
这一时期英国产业工人到美国后几乎没有遇到歧视,很快在东部和西部城镇找到凭他们手艺就业的机会。美国移民委员会一度发现,较之其他移民,英国移民更多地从事他们在国内时期的相应工业。在一些重要产业,如采矿业中,英国工人从事高收入、有技术的工作,如煤矿、铁矿等中的领班、监工、经理和专家,甚至矿主。
——摘编自王寅《19世纪美国的英国移民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移民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移民北美潮流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外近代“移民潮”出现的主要因素。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代的十九世纪末的网络时代的《蒙娜丽莎》

材料二 产生印象派的直接原因是官方沙龙对青年人的压抑和压制,这是表层的原因。实际上,社会原因才是内在的原因。首先是市民阶层的兴起,艺术审美趣味的变化,市民家庭对有装饰性或有形式美感绘画的需求。印象派绘画的画幅基本上为中小型,可以让资产阶级作为装饰悬挂。
——摘自李倍雷《西方美术史》
材料三  印象派艺术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重视绘画的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性。物理学对光色的分析促进了绘画色彩的变革,给艺术家以启发。艺术家运用光学原理来进行创作,可以说印象派最大的成功在于光和色彩学上的发明和创造。
——摘自马晓琳《西方美术史》
(1)欣赏材料一中的三幅美术作品,试就不同时代不同人笔下《蒙娜丽莎》呈现不同的艺术形象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指出印象派产生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撒彻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更加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主张放弃扩大政府开支、大搞福利,以刺激需求的政策;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为此,自1979年5月入主唐宁街10号之后,便对英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改革”。她还认为英国企业过分国有化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为此,英国政府陆续把电讯、港口、航天、汽车等12家大企业,以不同形式私有化了,价值50亿英镑的煤气公司等企业到1986年也出卖了。
改革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首先取得了成果,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3.3%下降到1985年的5.5%。但是紧缩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失业,英国的工业基础也萎缩了。首相强调她的政策已见成效,不仅顶住一些经济学家和工党的猛烈攻击,而且一再改组内阁,撤换了反对现行经济政策的大臣。撒彻尔夫人的改革终于使英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86年,英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3%,比美国或世界上其他三大工业国家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中的任何一个都快。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撒彻尔夫人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彻尔夫人改革的影响。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我们建立民国,主权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来。这四万万皇帝,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则民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
——摘自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
材料二  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以临吾民。试问政为何物?尚待于训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极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有长足之进步。国民党人有何法宝,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机会,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训政之谬说,阻碍民治之进行。
——摘自《陈炯明集》下卷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训政思想提出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炯明对待训政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联理事会主席勒乐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内容相同的“紧急通告”:(1)务须避免一切足以使事变扩大或足以妨害和平解决之行为;(2)两国立即撤兵,并使两国人民之生命财产不受妨害;(3)将关于本事件之会议记录及其他文件,通知美国。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册
材料二  (1932年1月2日,日本侵占锦州,进逼中国关内。7日,美国分别照会中日两国政府。)鉴于目前的局势及在此局势下美国本身的权利与责任,美国政府认为它有义务照会日本帝国政府及中华民国政府,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在内——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也不拟承认用违反1928年8月27日中日美均为缔约国的巴黎公约(即非战公约)之条款与义务的方法而获致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
——摘自《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这一通告的荒谬之处及实质。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外交照会与国联通告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摘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古往今来,人们却津津乐道于诸葛亮未出草庐已三分天下的史话,殊不知,“三分天下”的实质就是分裂。诸葛亮“联吴抗曹”,亲自导演的赤壁大战最终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但蜀汉在与曹魏长期的对抗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综合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诸葛亮为执行以分裂为宗旨的三国鼎立,在蜀汉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战争经济政策,对蜀汉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压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剥削更是空前残酷,这一切最终使得蜀汉经济崩溃,人口锐减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并导致了蜀汉仅有42年的短命历史。
——摘自范文琼《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诸葛亮在历史上赢得普遍赞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诸葛亮的过失。

来源:2015届江西赣州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