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    )

A.通过构建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巩固统治
C.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D.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强化王权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商业文明深厚久远,许多成功的商贾,都把诚信作为经商和做人的信条,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    )

A.商朝王亥“立皂市,服牛马,以为民利”
B.战国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C.春秋范蠡“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D.晚清王炽“报效万数千金以赈之”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A.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是(    )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A.农业税数额变化大,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虽发展,但工商杂税收入无明显变化
C.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D.中国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使关税增加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    )

A.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B.改造国民的素质
C.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D.新文化的融合性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以下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1971年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
中国北京承办第29届奥运会
2014年
中国北京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中国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中国积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       D.中国积极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1999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这表明在中国(    )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
D.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被压迫者的法律。”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    )

A.私人生活可以违背法律制度 B.法律只在公家事务中发挥作用
C.保护了被压迫者平民的利益 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文明史》记载: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该论述的核心观点是(    )

A.机械决定论打破宗教对人类的束缚,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B.机械决定论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C.机械决定论对启蒙思想及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D.机械决定论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斯大林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B.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的调控
C.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 D.维护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王加丰在《反现代化与反全球化思潮》一文中提到“这种思潮在批判现代化弊病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回到过去的念头”。其基本特征是“渴望”,“渴望不能达到的、已经失去的、无可挽回的、正在消失的、幻想和梦境中的事物。”这种思潮应该是(    )

A.抽象主义 B.魔幻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顾颉刚指出:“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话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一世君主。”对此,郭沫若评价说:“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下列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

A.顾颉刚主要基于文献考辨,确认夏朝存在
B.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
C.《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所以较为可信
D.未获考古支持前,商朝存在与否无法确认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摘自《历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材料二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世界近代史资料》
(2)根据材料二,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分析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材料三   ……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 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 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
——《孙中山全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 汉代的丝绸之路
    
图二 西方三角贸易
从世界贸易的角度,提取两项从图一到图二历史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日本自1862年陆续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到1870年日本制定了《海外留学生规则》,把留学生工作法制化,并且建立了留学制度。到1911年,共派出677人。留学科目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对西方文化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努力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为留学生回国工作创造了最佳条件,除了福泽谕吉、井上毅等成为显赫的思想家、政治家之外,大部分留学生都得到了恰当的使用。
——摘编自丁坤、司丽娟《论中日近代留学教育的差异》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兴起,晚清政府依然以大国心态自居,在接受先进思想和文明时畏手畏脚,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技艺。以后中国出现过三次留学高潮,容闳的幼童留美计划因清朝统治者的愚昧和腐朽而毁于一旦;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由于革命爆发而被迫中止;30年代的留学事业又备受战争的冲击。……在官本位思想盛行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工作需要有人推荐,更多人受到冷落。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留学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日留学教育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说知识,分析近代中日留学教育差异的原因。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敬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对敌干预我中国革命独立之外国及本国人。建立中国政府,为全国办事之总机关。区分省分,于各省中投票公举一总议员,由各省总议员中投票公举一人为暂行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又举一人为副总统,各州府县,又举议员若干。”
——摘自邹容《革命军》(1903年)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邹容的基本主张。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对中国社会转型的意义。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不需要打的。
——《二战回忆录》小H雨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使德国失去八分之一领土和十分之一人口, 德国所有殖民地被战胜国(英法日比)瓜分; 德国受军备限制;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并赔款。一般认为这笔沉重的赔偿给德国经济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德国国内反抗情绪奋起。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材料三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新德国又不能不沿着从前的骑士所走的道路进军,以求用德国的剑使德国的犁有土可耕。”“应该集中全力来和法国作一番最后较量……德国的确认为消灭法国只是一种手段,为的是要使我们民族在消灭法国以后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张。”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材料四    赫尔利(美国驻华大使)致罗斯福电报:“除史迪威外,在你和蒋介石之间并不存在分歧……我的意见是,如果在目前的争论中支持史迪威将军,您将失去蒋介石,并将可能因此失去中国……如果我们让中国崩溃,如果我们不能让中国军队继续参战,那么……美国势必在中国遭到失败……我谨建议你解除史迪威将军的职务,任命另一位美国将军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指挥在中国的一切陆空部队。”(1944年10月)
——摘编自马建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及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在同治年间的沿海城市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叫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叫他去学洋务”。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引发了很多争论。
材料一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    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李鸿章借访美之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 G.亚历山大……后来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的、曾经在中国生活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摘自《媒体评论》
(1)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及理由。
(2)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