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著文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汉武帝召集群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的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
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
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 |
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天意说 |
下列关于董仲舒的思想评论不正确的是( )
A.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是专制主义的表现 |
B.突出儒家主导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
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做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 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
C.使儒家学说适应统治的需要 | 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是( )
A.完全抛弃先秦儒学 |
B.只吸取了法家思想内容 |
C.宣扬“君权神授” |
D.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
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
A.长安、太学 | B.洛阳、书院 |
C.南京、国子监 | D.曲阜、孔庙 |
汉武帝赏识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 )
A.汉武帝“举贤良”的用人政策 |
B.董仲舒倍受各级官员推荐 |
C.董仲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 |
D.董仲舒的思想适应时代的需要 |
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黄宗羲、荀子、董仲舒、孟子 | B.董仲舒、荀子、黄宗羲、孟子 |
C.孟子、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 D.董仲舒、孟子、荀子、黄宗羲 |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
C.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 |
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 |
西汉的编户齐民承担国家赋税和兵徭役的标准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 B.“民贵君轻”的思想 |
C.“性善论” | D.“大一统” 的思想 |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它
A.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 |
B.反映了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 |
C.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
D.以人为本,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
“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
《史记》记载:“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天狗过梁野。”这段史料:①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②留下了后人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③表现了封建史家的历史局限性;④古代对天象的记载缺乏科学研究价值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 “……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
A.“大一统”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三纲五常” |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