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的传统谷物发酵饮料。传统做法是采用俄式大面包为基质,加入菌种发酵生成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条件
B.两菌种的代谢类型相同
C.CO2由两菌种共同产生
D.两菌种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单细胞动物)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其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进而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错误的说法是(    )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以二分裂的增殖方式来繁殖后代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靠孢子繁殖的一组植物是(   )

A.银杏、小麦
B.满江红、肾蕨
C.苏铁、葫芦藓
D.牡丹、菊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   )

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逐渐增加 D.逐渐减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                   ;配制卤汤加酒的作用除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外,还能         。其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  左右。
(2)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一般________(填”会”或”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其含量测定的原理是:在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估算出的亚硝酸盐含量如图曲线所示,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编号
浓度/mg•L﹣1
m/%
n/个
6﹣BA
IAA
1
0.5
0
76.7
3.1
2
0.1
77.4
6.1
3
0.2
66.7
5.3
4
0.5
60.0
5.0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制作腐乳时,加卤汤密封腌制过程中,对腐乳风味和质量无影响的因素是(  )

A.酒的种类和用量
B.周围环境中的湿度
C.香辛料的组成和用量
D.腌制的温度和时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B.镜检花粉时可用醋酸洋红法或焙花青—铬矾法染色,后者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C.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D.如果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幼小植株,还需对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PCR的反应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步。整个PCR反应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前者由PCR仪自动控制,后者需靠________来维持。在PCR反应中由于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假设对一个DNA分子进行扩增,第一次扩增时某一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则扩增若干次后检测所有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不同的占________。
(2)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尝试微生物接种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一f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与c一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灭菌和____灭菌。
(2)在制作果醋过程中,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方法是____   
(3)进行兰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实验操作步骤是: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       、培养、移栽、栽培。花药离体培养时,选择合适发育时期的花粉能提高诱导成功率,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     。培养过程中若控制离体组织细胞能分裂但不分化,常用的两种激素及使用顺序为____。
(4)橘皮精油的提取之所以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是因为该方法会导致原料____和有效成分____等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回答下列问题:
(l)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
(2)果醋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的基础上进行,其相关的反应式为:________。
II.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问题: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要将胡萝卜粉碎和_______,以提高萃取效率。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可采用_______法。
(4)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时,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
(5)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同时又会产生________的问题,所以一般采用_________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培养基编号
浓度/(mg·L-1
m/%
n/个
6-BA
IAA
1
0.5
0
76.7
3.1
2
0.1
77.4
6.1
3
0.2
66.7
5.3
4
0.5
60.0
5.0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________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________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________(填“6-BA”或“IAA”)。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菊花选材一般选择(    )

A.开花植株上的花药
B.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枝条
C.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D.未开花植株的茎下部的枝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②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③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
④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