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借助旋风回旋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般奔腾的雾气,空中的灰尘,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天色苍茫,或许是它真正颜色,大概因为天高远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就像这样罢了。 |
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再说水积聚的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 |
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通达事理的人不拘泥于外物,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污浊,您为什么不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众人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行为高出世俗,使自己被放逐呢? |
C.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怎么能用洁白的身体去接触外物的玷污?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鱼的肚子里,怎么能够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间的尘土呢? |
D.怒而飞,其翼若垂(边陲)天之云。 |
一发怒就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而且,背负罪名不容易处世安身,地位卑微常常受到诽谤议论。 |
B.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我因为言论而遭遇这场灾祸,重新被乡里人耻笑,因为玷污辱没了祖宗,我又有什么脸面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呢?即使延续到百世,耻辱仍会更加深重!因此,痛苦之情在肠中整天转来转去,平日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象丢失了什么;出门常常不知要到何处去。 |
C.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所以暂且随世俗而浮沉,与时势相周旋地活下去,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郁结。 |
D.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
如今少卿竟教我推贤进士,恐怕和我的内心相违背吧?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仆窃不逊,近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我私下里不谦虚(不自量力),最近依靠拙劣没用的文辞,收集天下散佚的遗闻旧说,考证其中的史实,考察历史上成败盛衰的规律。 |
B.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是想用来探求天道与人事的关系,通晓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 |
C.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此书已经起草,尚未完成,恰巧碰上这桩祸事,我惋惜它没有写成,因此宁愿接受宫刑而没有怨怒的表情。 |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我已经能著成这部书,就要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给那些能理解的后人,使它在人烟稠密的都市流传,那么,我以前受辱的旧债就得到补偿,即使让我死上一万次,难道会后悔吗!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我克制忍耐,苟且活下来,被关在污秽的牢房里而不肯去死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那我的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了。 |
B.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自古以来,富贵却姓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尽,只有那些卓越不凡而非常优秀的人才能被后世称颂。 |
C.《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抒发内心愤懑而创作的。这些人都是心情郁结,不能实行其理想,所以追述往事,启发后人。 |
D.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现”)。 |
就隐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内心的怨愤,希望流传文章来使自己显名于后世。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等被弄到了这种境地,还说不被污辱,这就叫着厚脸皮了,怎么能被人们尊重呢? |
B.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由此说来,勇敢怯懦,刚强柔弱,都是形势造成的。明白了这一点,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一个人不能早在法律制裁之前自杀来逃避,因而渐渐志气衰微,等到身受鞭杖的时候,才想为保全气节自杀,这不也太晚了吗?古人深重对大夫施刑的原因,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
C.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爱惜生命、厌恶死亡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子。至于被道义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是因为他们有迫不得已的地方啊。 |
D.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
少卿你看我对妻子儿女的态度又怎样呢?况且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节义,哪里不能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还能识别取舍的界限,怎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中呢?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假使我被法办遭杀戮,如同是众多的牛身上失掉一根毛,同死去一只蝼蛄、蚂蚁有什么不同呢?而世俗又不会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相提并论,只是认为我是智虑穷尽,罪恶极大,不能自脱,终于走向死路而已。 |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追求)异也。 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
C.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有这样的士人,在地上画个圆圈作监牢他也决不进入;削个木头人作法吏,他面对这样的审讯也决不回答,而是决计在受辱之前便自杀。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监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 |
D.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
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狱卒就警惕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而逐渐造成的状态。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我关着窗户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别是谁。 |
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共四次遭遇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
C.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无所寄托,就让人再次整修南阁子,它修建时跟过去稍有不同。 |
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
本是被主上戏弄的人,像乐师、优伶那样被豢养,而被世人所看不起的。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东家的狗在西家叫,客人越过厨房去赴宴。 |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不久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喂养了两代人,我母亲在世时对待她很好。 |
D.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 |
祖母看望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体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上表奏报陛下。 |
B.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前面开了四扇窗,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用来挡住南面射过来的日光,借助日光的反射,室内才明亮起来。 |
C.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借来的书插满书架,我或俯或仰,大声吟诵,有时则静默端坐,外界的各种声音都听得见。 |
D.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
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开辟了一条小路。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在院中内外设置很多小门小墙到处都是这样。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本来就是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自己的名声节操。 |
B.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的提拨,恩惠优厚,怎么敢犹豫徘徊,有非分的企求呢? |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仅是蜀中人士以及梁州、益州的长官们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都看得见。 |
D.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允许)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希望祖母刘氏这个普通百姓能侥幸地安度余年。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蒙受朝廷的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马。 |
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向上报告的。 |
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不料诏书急切而严厉,责备我逃避怠慢。 |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是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允许。
对“夫人好学,虽死若存”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是喜欢学习的,虽然死了,仍像活着。 |
B.那个人喜欢学习,虽然死了,成绩还存在着。 |
C.一个人学习得好,即使死了,还像活着。 |
D.一个人喜爱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 |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