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        作用的结果。
(2)在甲图实验中,为了设置对照,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              
(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
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          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      作用,释放出    
    (气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方法步骤如下表:

方法步骤


步骤一
取六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
将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体
将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
步骤三
小白鼠死亡
小白鼠存活

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一中,六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是否要一样?              
(2)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类型为               
(3)若流感病毒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                   
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刚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作了以下实验(见下图)
小刚同学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摄氏度的环境中若干天。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保鲜的装置是            
(2)小刚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3)甲乙装置采取的消毒法是              消毒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某研究小组就香烟对人体的危害问题进行了探究。取两个底部有网格透气的鼠笼,分别标注为甲组、乙组。两组各放入一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同的小白鼠,相同条件饲喂。甲组不点香烟,乙组笼外底部点燃香烟持续烟熏。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正常,乙组小鼠眼睛充血红肿、活动异常,最后痉挛、休克。
(1)该实验方案有一处不科学,请指出:                                 
不科学的理由是                                    
(2)若改进不当之处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变,则得出的结论是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中的有害物质直接损伤人体的哪一系统?(    )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泌尿系统 D.运动系统

(4)香烟中含有哪些有毒物质?(举二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你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抽烟,你会怎么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何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
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醋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
①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③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④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1)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多少毫升?             。
(2)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                                    
(3)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        作用。
预测2: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        作用。
预测3: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无明显变化,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等。请回答:

(1)乙装置小烧杯中应加入的液体是            ,目的是与甲装置      
(2)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
原有的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经处
理后滴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请你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
A.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                            
B.若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                              
(4)光合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圈中           的相对平衡。由于煤、石油的大量燃烧,使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为缓解温室效应,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应该做些什
么(答一项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碎屑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100℃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如果进一步探究“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应选用     两只试管
进行对照实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七年级1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但不搅拌。
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变化。请问:
(1)1号试管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__________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2)2号试管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3号试管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_。
(4)该实验成功可以说明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__开始被消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三支试管A、B、C、各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将2毫升清水加入A试管、各2毫升唾液加入B和C两支试管,再向A和C试管中滴入一滴稀碘液,振荡使其反应充分,据图回答。
(1)鉴定淀粉所特用的试剂是         
(2)淀粉糊不变蓝的是          试管,这是因为                   
(3)A试管的变色情况是       ,,这是因为                  
(4)C试管的现象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量使用化肥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某科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比较金鱼藻和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元素的吸收作用。
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相同水箱、金鱼藻、水葫芦、富营养化河水、蒸馏水、检测水中氮元素含量的相关仪器和其他必需设备。
研究过程:取三个水箱,编号A、B、C,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富营养化河水,并在A、B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金鱼藻和水葫芦。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测量各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
(1)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的误差,他们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        。(填“蒸馏水”或“富营养化河水”)
(2)在收集事实证据时,该小组获得了以下氮元素含量的实验数据(单位为mg/L)。

水箱号
0天
10天
20天
30天
40天
A(放金鱼藻)
2.91
2.87
2.65
2.04
1.86
B(放水葫芦)
2.91
2.48
2.10
1.50
1.32
C(对照组)
2.91
2.90
2.90
2.89
2.90

处理数据:在答题卷的坐标系中画出A、B两个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折线图。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该学习小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葫芦和金鱼藻均能吸收水中的氮元素,但         的吸收能力更强。
(4)近年来,由于富营养化污染,很多河道都出现了水葫芦疯长,给河道环境及功能造成很大危害。如果任水葫芦在河道里自生自灭,你认为能否降低河道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l、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选填“卵生”、“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        →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2)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同质地同数量烟草在不同体积水中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时记录的数据。请回答:

 
清水
烟 草 浸 出 液
70ml
60ml
50ml
40ml
30ml
20秒内的心跳次数
70
63
65
67
69
71

(1)该实验的变量是                                  
(2)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水蚤的心率与烟草浸出液的关系是                 
                              
19.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         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其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是         试管;对照试管是        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为:1号试管          ,2号试管          。
(3)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试管                  ,2号试管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有关实验记录。

试管号码
1
2
3
4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清水
馒头碎屑、唾液
馒头碎屑、唾液
馒头碎屑、唾液
温度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实验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以1、2号为一组实验,你做出的实验假设是                          
(2)若以2、3、4号为一组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是        ;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小丽同学在小卖部买了一盒牛奶,在喝牛奶之前我们应关注包装盒上的有关营养成分、生产厂家、产家地址、                 (至少答出两项)等内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燕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
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        ,其变量是空气中的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        
⑵小燕为该活动作出的假设是                                 
⑶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         ,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⑷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    ]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        
⑸小燕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      。请解释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