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对照”的科学方法,下列实验与这一科学方法不符合的是

 
A.

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研究蒸发快慢影响的因素
 
C.

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含量,技术员小颖取19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测出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已知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 N a 2 C O 3 + H C l = N a C l + N a H C O 3
第二步反应: N a H C O 3 + H C l = N a C l + H 2 O + C O 2


求:(1)图中AB段表示第步反应;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g.
(2)所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1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箭头前面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箭头后面的物质;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图2所示的是部分物质的相关信息;I、J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的大。

(1)F的化学式是
(2)物质I俗称
(3)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写出H→E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滴加 C u S O 4 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第1~6滴
产生蓝色沉淀,但震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氧化铜
II.铜酸钠[ N a 2 C u ( O H ) 4 ]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
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
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氢氧化铜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少许 C u ( O H ) 2 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
猜想一错误

猜想二正确

【结论与反思】
(1)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 N a 2 C u ( O H )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它们由 H O C C l N a C a 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丙与甲、乙、丁都能发生反应。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按下图所示相互滴加,现象为: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有气泡冒出;③无明显现象。

(1)甲、乙、丙、丁都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2)试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3)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试管③滴加的溶液溶质可能是(填化学式,下同)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 , b , c 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镁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消耗 a , b , c 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 a , b , c 的推断合理的是( H X H 2 Y H 3 Z 分别表示三种酸

A. a , b , c 三种酸溶液中 H 的原子数目: c > a > b
B. a , b , c 与金属镁反应的速率: b > a > c
C. a , b , c 的相对分子质量: b < a < c
D. a , b , c 可能分别为 H 2 Y H X H 3 Z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加入101 克水完全溶解后,再往其中加入100 g 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滤渣干燥,称得其质量为10 g ,测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试计算:
(1)100 g 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汇中, Z n 的质量分数是.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 a = 2 b = 8
B.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 S 2 -
C. 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
D. 一个硫原子的先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F e C O 2 H 3 P O 4

B.

H 2 H 2 O N a O H

C.

O 2 N a O H H 2 S O 4  

D.

C C a O N a H S O 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是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在空气中易发生缓慢氧化,表面呈灰黑色。
(1)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要观察金属镁的颜色,需将镁条如何处理
(2)若30 g 镁条存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了34 g ,则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g (假设镁只与氧气反应)。若将上述氧化前和氧化后的镁条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的质量关系是前者后者(填">"、"="或"<")。
(3)将2.4 g 未氧化的镁加入到97.8 g 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反应过程中水分未损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B.向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水
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 C O 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继续通 C O 2 气体由浑浊又变澄清, C a C O 3 + H 2 O + C O 2 = C a H C O 3 2 ,由此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 C O 2 N a O H 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提出问题】 C O 2 N a O H 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查阅资料】1、 N a H C O 3 + N a O H = N a 2 C O 3 + H 2 O

2、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实际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 N a 2 C O 3 + H C l = N a C l + N a H C O 3
第二步反应: N a H C O 3 + H C l = N a C l + H 2 O + C O 2

【提出猜想】猜想1:溶质为 N a 2 C O 3
猜想2:溶质为(填化学式,以下同)
猜想3:溶质为

猜想4:溶质为         
【实验方案】I甲组同学为确定 C O 2 N a O H 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 a C l 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 a C l 2 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3)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 a C l 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II乙组同学根据甲组同学的猜想,通过定量分析绘制出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像确定溶质成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Na+外,还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A同学:含有OH-、Cl-、C032-
B同学:含有OH-、Cl-、Ba2+
C同学:含有(2)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B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将所加试剂调换成足量的另一种试剂(4)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C同学取该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渡中的离子成分。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一般应加入(5)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 "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A 中含有人体中含量
(1)请分别写出 A B C D 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
A      B      C      D
(2)写出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3)写出 F e 2 0 3 与足量 B 反应的实验现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