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点 , , , 在 轴正半轴上,点 , , , , 在 轴正半轴上,点 , , , , 在第一象限角平分线 上, , , , , , , ,则第 个四边形 的面积是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在射线 上,点 , 在射线 上,以 为直角边作 ,以 为直角边作第二个 △ ,以 为直角边作第三个 △ , ,依此规律,得到 △ ,则点 的纵坐标为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 沿 轴向右滚动到△ 的位置,再到△ 的位置 依次进行下去,若已知点 , ,则点 的坐标为
A. B. C. D.
如图,正 的边长为2, 为坐标原点, 在 轴上, 在第二象限, 沿 轴正方向作无滑动的翻滚,经一次翻滚后得到△ ,则翻滚3次后点 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翻滚2017次后 中点 经过的路径长为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以 为一边,在第一象限作菱形 ,并使 ,再以对角线 为一边,在如图所示的一侧作相同形状的菱形 ,再依次作菱形 , , ,则过点 , , 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
等腰三角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点 ,点 在原点, ,把等腰三角形 沿 轴正半轴作无滑动顺时针翻转,第一次翻转到位置①,第二次翻转到位置② 依此规律,第15次翻转后点 的横坐标是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在第一象限,点 在 轴的正半轴上, 为等边三角形.射线 ,在射线 上依次取点 , , , , ,使 , , , , 为正整数,点 即为原点 分别过点 , , , , 向 轴作垂线段,垂足分别为点 , , , , ,则点 的坐标为 .
如图,直线 与 轴交于点 ,与双曲线 在第三象限交于 、 两点,且 .下列等边三角形△ ,△ ,△ , 的边 , , , 在 轴上,顶点 , , , 在该双曲线第一象限的分支上,则 ,前25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 .
如图,等边三角形 的边长为1,顶点 与原点 重合,点 在 轴的正半轴上,过点 作 于点 ,过点 作 ,交 于点 ;过点 作 于点 ,过点 作 ,交 于点 ; ,按此规律进行下去,点 的坐标是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点 的坐标为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画圆,交直线 于点 ,交 轴正半轴于点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画圆,交直线 于点 ,交 轴正半轴于点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画圆,交直线 于点 ,交 轴正半轴于点 ; 按此做法进行下去,其中 的长为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 和双曲线 ,在直线上取一点,记为 ,过 作 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 ,过 作 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 ,过 作 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 ,过 作 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 , ,依次进行下去,记点 的横坐标为 ,若 ,则 .
我们把1,1,2,3,5,8,13,21, 这组数称为斐波那契数列,为了进一步研究,依次以这列数为半径作 圆弧 , , , 得到斐波那契螺旋线,然后顺次连接 , , , 得到螺旋折线(如图),已知点 , , ,则该折线上的点 的坐标为
A. B. C. D.
如图,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点,过点作轴,垂足为点,过点作,垂足为点,,这样依次下去,得到一组线段:,,,,则线段的长为
A.B.C.D.
如图,将一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各8等分,按顺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方向)标注各等分点的序号0、1、2、3、4、5、6、7、8,将不同边上的序号和为8的两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样就建立了“三角形”坐标系.在建立的“三角形”坐标系内,每一点的坐标用过这一点且平行(或重合)于原三角形三条边的直线与三边交点的序号来表示(水平方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如点 的坐标可表示为 ,2, ,点 的坐标可表示为 ,1, ,按此方法,则点 的坐标可表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