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问题。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B. |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翼若垂天之云 |
C. | 是日更定矣╲是 谓大同 |
D. | 怒而飞╲一 怒而诸侯惧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存在的文言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先帝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 |
B. | 使 老有所终╲ 女有归(词类活用) |
C. | 选贤 与能╲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通假) |
D. | 南冥 者,天池 也╲天下 为公(表判断) |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这一形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 |
B. | 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目标和动力;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社会是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是他最美好的理想;今天我们期盼的愿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大同社会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
C. | 甲文中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依赖的东西。高飞的大鹏、浮游的尘埃,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乙文中孔子阐述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D. | 在写法上,甲乙两文都大量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其中甲文极富想象力,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瑰丽,行文汪洋恣肆。 |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耆 ① 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 ② 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注释】①耆:同"嗜",嗜好。②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②谈笑有鸿儒
③清静亡为
④虽富贵不事也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3)【甲】文末连举三位古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试结合【乙】文分析其所举的"西蜀子云亭"例子是否恰当?
(4)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际交往之道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看法。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贵州通志(节选) ①
贵州,山川形胜,则复岭密箐 ②,迅流急湍,非有平原广泽之沃衍 ③也。虽僻在西南一隅,然东楚、西滇、南粤、北蜀,不与外夷接壤,因居然腹里之地也。前代皆羁縻 ④勿绝,至明始置郡县。大约山势峭削,少平原广野之观,水流急湍,无舟楫灌注之利。师旅官吏之经费,多仰给于邻境,然大定、南笼扼云南之咽喉,铜仁、思州踞湖南之腰膂,思南,遵义为四川之辅车 ⑤,都匀、黎平处粤西 ⑥之肘腋,少有不靖 ⑦,不免有震邻之虞 ⑧,则物力虽瘠薄,而形势固居要害矣。
自有明隆庆时,易程番府为贵阳,遂为省会之首郡。南南笼,西安顺,北遵义,东连平越、都匀,地处十三郡之中。而贵山北峙,南明东环,灵秀亦甲于诸郡。
【注释】①选自《乾隆贵州通志》,志,是一种史书。②箐qìng:山间的大竹林。③衍:平坦之地。④羁縻mí:古代朝廷对地方的笼络控制。⑤辅车:辅为颊骨,车为牙床。⑥粤西:即广西。⑦靖:安宁。⑧虞:忧患。
(1)选文中,大定、南笼、思州、平越均为古代地名。请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面示意图、中ABCD四个位置,思州最可能在
注:图片仅为示意图,不是当时的实际地图。
A.A
B.B
C.C
D.D
(2)请摘录选文中概述贵州地理位置优势的两处文句。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则复岭密箐 |
不敢出一言以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B.前代皆再羁縻勿绝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
C.易程番府为贵阳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愚公移山》) |
D.地处十三郡之中 |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纪昀《河中石兽》) |
文言文阅读。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出师表》)
【乙】
况守 ①时,府治 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 ③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 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 ⑤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 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 ⑥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
(选自《智囊》,有删改)
【注释】①况守: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明朝著名廉官。守,做太守。况钟时任苏州太守。②府治:府衙。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④砾:小石,碎石。⑤:急速,赶快。⑥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言行恶劣;不道德 |
B.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功效 |
C. | 文卷悉烬 悉:全,都 |
D. | 喝使归舍 舍:房舍,住宅 |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B. | 以伤先帝之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C. | 所以威行而无怨/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
D. | 于是不可及矣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 |
B. | 【乙】文况钟"威行而无怨"的原因就是他代替小吏承担火灾罪责。 |
C. | 【甲】文诸葛亮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跟先帝的患难与共的历程,是想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
D.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甲】文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描述上相比于【乙】文更加具体生动。 |
(4)请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责任担当意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任?请谈谈你的看法。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节选)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 以物喜 |
以刀劈狼首(《狼》) |
B.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
得之 则生(《鱼我所欲也》) |
C.发于声, 而后喻 |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
D.舜发 于畎亩之中 |
皆以美 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 一空 |
上下 一白(《湖心亭看雪》) |
B.把酒 临风 |
临表涕零(《出师表》 |
C.衡于虑,而后 作 |
盗窃乱贼而不 作(《大道之行也》) |
D.征于 色 |
未尝稍降辞 色(《送东阳马生序》)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予尝 求古仁人之心
②行 拂乱其所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5)《岳阳楼记(节选)》第②③段写"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其用意是什么?
(6)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的作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之道?
【链接材料】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 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 ②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 ③,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①奚以:即"以奚",根据什么。以,介词,根据。奚,何,什么。②重:重视。③敬上畏罪:恭敬君上,畏惧犯罪。敬,恭敬,尊重。上,君上,泛指统治者。罪,犯罪或作恶的行为。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资料链接】以下两则材料,与古邕州的两篇亭记有关。
材料一: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之亭岿然,爽垲名之曰心远,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属余为记。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
材料二:有遗予孤鹤者,养成驯扰,从人遂以名亭,良辰胜日,著屐曳杖,逍遥亭中。 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抚而乐之,至忘昕夕,故虽吏事旁,午胸臆无奇然。草亭阒寂,素影蹁跹,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无异山林间清致,岂非达人澄怀观道之一助乎。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孤鹤亭记》)
(1)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资料链接"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
词语 |
示例 |
加点字意义 |
字源法 |
行者休于树 |
|
① |
迁移法 |
故虽吏事旁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② |
查字典 |
属余为记 |
shǔ:①类别。②隶属。③是。 zhǔ:①连缀;连续。②(意念)集中在一点。③同"嘱",嘱咐。 |
③ |
(2)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是
A. |
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今人叹服。 |
B. |
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
C. |
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
D.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乐"是表像,"醉"是根本。 |
(3)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②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
(4)结合"北固亭""醉翁亭""心远亭""孤鹤亭"的命名,说说古代亭子有哪些命名方式。
(5)古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比如,"徙倚欲何依"就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上面所链接的两则材料中也有此类用法,请找出一处,并写出它借用了哪首(篇)诗文的什么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②忠之属也
③公将驰之
④惧有伏焉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诸军初至石头/至霸上及棘门军 |
B. |
贼众方盛/方七百里 |
C. |
侃从之/隶而从者 |
D. |
若峻攻垒/仿佛若有光 |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②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目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蒙背曰:"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表传》
【主释】《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系相同的一项
A. |
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 |
B. |
见往事耳╲才美不外见 |
C. |
省三史╲吾日三省吾身 |
D. |
宜乎众矣╲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
(2)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的是
A. |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B. |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C. |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D. |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蒙始就学,笃志不倦。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龙井 ①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 ②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 ③,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 ④ ,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原指山泉。②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的参寥,也是苏轼的朋友。③篮舆:竹轿。④霁:雨过天晴。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 念无与为乐者
②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 比出郭
④以不时至, 去矣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 者 |
曩 者霸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 |
B.相与步 于中庭 |
刻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岳阳楼记》) |
C. 以书邀余入山 |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D.从参寥策杖并湖 而行 |
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4)两文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请你简要分析。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师川外甥奉议 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②非天质之卑
③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B. |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C. |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D. |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②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4)【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
关键信息 |
学习建议 |
前提条件 |
【甲】 |
业精德成 |
① |
热衷于学习 |
【乙】 |
养心探道 |
第一条建议:② 第二条建议:③ |
全身心投入学习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 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先主义之,不强逼也。 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 ,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 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 ① 盐府如故。时南方诸郡不宾 ② ,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疡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领: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②宾:顺服,归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
②不宜以一国之望
③会连卒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B.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C.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D.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
②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4)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征讨南方诸郡?之后,南征行动为什么"停留者久之"?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阅读两篇短文,回答以下各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乃始就学 |
一蹴而就 |
就事论事 |
功成名就 |
B.结友而别 |
别来无恙 |
久别重逢 |
依依惜别 |
C.无以致远 |
勤劳致富 |
闲情逸致 |
学以致用 |
D.意与日去 |
去国怀乡 |
相去甚远 |
去粗取精 |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翻译: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事件。
理解:孙权认为吕蒙阅读面窄,建议他在学习经学之外,还要学点历史。
【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道这件事呢!
理解:鲁肃很晚才知道吕蒙有管理才干,吕蒙对此感到很失望。
【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理解:"才""学""志"关系紧密,"才"要依靠学习来增长,而学习的效果则与"志"有关。
(3)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初,遇 ①善治《老子》。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取材于《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
材料二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 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 ③十一二。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取材于秦观《<精骑集>序》)
注:①[遇]指董遇,东汉学者。②[惩艾]惩治,惩戒。③[囊时]从前。
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① ",跟随董遇学习的人所说"② ",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这需要人们立志勤学来解决。而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秦观"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的经历,则进一步提醒人们 ③。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灔澦堆③。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於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灔澦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
沿: |
|
②不以疾也 |
疾: |
|
③发大溪口 |
发: |
|
④仰视天如匹练然 |
如……然: |
|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3)[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灔澦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 ;等到夏秋水涨时, 。
(4)[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鸟喧蛙噪,江上阻风,水漫阡陌,遇此等不顺遂之事,本当烦忧。但换个角度,换种心情,或许心境会有所不同,观此三则短文,当有所悟。 |
【甲】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 ①也。余忆曩 ②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 ③.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______。"可谓山史实录。
﹣﹣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 ④,舳舻相接 ⑤,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 ⑥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 二景绝佳。
﹣﹣龚炜《巢林笔谈》
【丙】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雪电交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 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漏声:钟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②曩(nǎng):从前。③节饮:(按蛙鸣的)节拍饮酒。④沙漫洲:地名。⑤舳舻(zhú lú)相接:船只首尾衔接。⑥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因
予
阡陌
或
(2)请将"以""之""于"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
A.谓 报更
B.棋 其下
C.惜无有 此为念者
(3)请用"/"为【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4)请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
(5)请在【甲】文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
(6)【乙】文中"二景"指的是哪两个场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7)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请以三则材料中任意一则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8)积累链接: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子。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家贫,以荻 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 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 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 ④,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 ⑤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 ⑥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
(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A.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B.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C.四岁而孤母/郑氏自哲/守节亲/诲其学
D.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诫子书 |
以荻画地学书 |
B.淫慢则不能励精 |
富贵不能淫 |
C.夫君子之行 |
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
D.死狱也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3)选出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B.乙文中"及加冠"意思是"到了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
C.乙文中欧阳修于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羡慕不已,他决心要在名声上赶超韩愈。
D.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是诸葛亮希望儿子珍惜时间的谆谆劝勉,乙文中"修闻而服之终身"体现了欧阳修善于听取母亲教诲且终身遵循的可贵品质。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5)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