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木兰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18分)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释划线词的含义(4分)
(1)惟闻女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 (2)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镜帖花黄___________________ (4)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
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
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 |
翻译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有哪些动词?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4分)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
C.《马说》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喂马人”的无知。 |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请说说“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中,“聚、怒”二字为什么用得好?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1)负( ▲ )势竞上 (2) 互相轩邈( ▲ ) (3)祗( ▲ )辱于奴隶人之手
(4)造( ▲ )饮辄尽 (6)食( ▲ )之不能尽其才(6)先生不知何许( ▲ )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文言文
加点词义
项为之强( ) 凹者为壑( ) 作青云白鹤观( ) 徐( )喷以( )烟 鞭( )数十 方( )出神 鹤唳( )云端 为之怡然( )称快 以( )丛草为( )林 时有物外( )之趣 心之所向( ) 驱( )之别院 舞于( )空中 拔( )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 )所吞 蹲其( )身 必细察( )其纹理 盖( )一癞虾蟆 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 吾日三省( )吾身 传( )不习( )乎 可以( )为师矣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诲( )女知之乎 是知( )也 必有我师焉( ) 然后( )知松柏之后凋( )也 其恕( )乎 己所不欲(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水何( )澹澹 山岛竦峙( ) 次( )北固山下 行不足( )恒( )不一见 无何( )居然( )城郭 莽莽然( ) 乌( )有 危( )楼 裁( )如星点 黯然缥缈( ) 或( )凭( )或立 人烟市肆( ) 俄而( )雪骤( ) 差可拟( ) 与友期( ) 去后乃( )至 尊君( )在不( ) 相委( )而去( ) 下车引( )之 入门不顾( ) 智( )子疑邻 不筑( ) 大亡( )其财 亡( )而入胡 何遽( ) 将( )胡马 人皆吊( )之 居( )一年 此独以跛( )之故( )
句子翻译: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故时有物外之趣: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吾日三省吾身:
(10)士不可以不弘毅:
(11)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12)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13)念近中无禅院:
(14)或凭或立,不一状:
(15)然数年恒不一见:
(16)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17)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真接霄汉:
(18)撒盐空中差可拟:
(19)未若柳絮因风起:
(20)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3)暮而果大亡其财: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5)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26)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欧阳询观古碑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 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 裘:皮衣。
、与文中“驻马观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之市 | B.两狼之并驱如故 |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D.驱之别院 |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数百步复反 ( ) (2)及疲( )
(3)乃布裘坐观( ) (4)三日方去( )
、翻译句子。(2分)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闵:忧虑 趋:小步紧走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今日病矣( ) ②槁:( )
.请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提炼出一条成语。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乐: ②可: ③空: ④清: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课内文言文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 ) ②项为之强 ( )
③捉虾蟆,鞭数十 ( )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
⑤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⑥死而后已 ( )
(一)课内文言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徐喷以烟( ) ②方出神( )
③吾日三省吾身( ) ④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⑤然数年恒不一见( ) ⑥ 或凭或立( )
文言文阅读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
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在原文上默写。(2´X4=4分)
.本词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姓名),他是_______时期______家。(1´X4=4分)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1´X7=7分)
⑴八百里分麾下炙。 麾下: 炙:
⑵五十弦翻塞外声。五十弦: 翻:
⑶马作的卢飞快。 作:
⑷了却君王天下事。 了却:
⑸可怜白发生。 可怜:
.这首词是通过梦境来写当年战场上战士的战斗生活的。请用单横线划出描写现实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梦境的句子。(在原词上划。)(2´X4=8分)
.请写出这首词的典故句,并指出其作用。(2´X3=6分)
(二)《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 不亦说乎( ) ②三省吾身( )
③ 死而后已( ) ④ 其恕乎 ( )
、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学而时习之 |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C.择其善者而从之 | D.学而不思则罔 |
、解释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邈传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①。”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②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僚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指饮酒而醉。②战国时期齐国丑女。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坐得免刑坐:因为 |
B.而臣以醉见识见:被 |
C.应死者乃斩以徇徇:示众 |
D.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还:又,再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徐邈“肃清州界”举措的一组是
①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②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
③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
④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
⑤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⑥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A.①②④ | B.③⑤⑥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为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的劝谏才得免。 |
B.魏文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邈不负所望,最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
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
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百官都害怕他,且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此官职,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悉如外人: ②便要还家:
③选贤与能: ④不独子其子: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 男有分,女有归。
3.根据甲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
4.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5.甲、乙两文都给我们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仔细阅读后试比较异同。(可以从内容和写法上等方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