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少不更事 |
B.湖中人鸟声俱绝精妙绝伦 |
C.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
D.是日更定矣物是人非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本文文笔洗练,用“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______”,“______”就把作者看雪的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用原文句子填写)。(3分)
下面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雪三日后夜里“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尽显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
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运用白描手法,细腻地描绘出夜中雪景的特点。 |
C.亭上二人见到作者“大喜”,实际上也写出了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 |
D.作者“痴”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的是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
阅读下面文言文。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 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樵薪:砍柴。 执苦:干苦活。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A.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 B.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
C.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 D.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
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
孤( ) 笞( )翻译句子。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译:学舍里的学生为什么要制止猪的主人鞭打承宫?
从承宫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有益的东西?
文言文阅读(共8分)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解释下列语句中词的意思。
(1)望桓侯而还走还:
(2)使人索扁鹊索: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读过此文,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
答:
文言文阅读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的词。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②满坐寂然 坐: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④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走: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 |
B.其夫呓语(其:她的。) |
C.既而儿醒,大啼(既而:不久,紧接着。) |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虽:虽然。) |
翻译文中中横线上的句子。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 文章为了表现口技人的高超技艺,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答: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①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②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②饧:táng 同“糖”。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2分)
名医戴原礼尝至京( ) ②治病辄效( )下面“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亲往观之 | B.走而告之 |
C.原礼心异之 | D.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请你一分为二地评价文中“医家”的为人。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③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④……。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⑤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卫使:人名。④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⑤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刘 文 恭 公 铉 主 试
A.刘文恭/公铉主试 | B.刘文恭公铉主/试 |
C.刘文恭公铉/主试 | D.刘文/恭公铉主试 |
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1)讶( ) (2)及( ) (3)语( )说说“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刘铉这两个人物,并结合现实谈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不侮臣
刘 向
赵简子上羊肠之阪①,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阪,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为人臣侮其主,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虎会对曰:“为人臣而侮其主者,死而又死。”简子曰“何谓死而又死?”虎会曰:“身死,妻子又死,若是谓死而又死,君既已闻为人臣而侮其主之罪矣,君亦闻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虎会对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②,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③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简子曰:“善。”乃罢群臣不推车。为士大夫置酒,与群臣饮,以虎会为上客。
【注释】①阪:山坡,斜坡。②使:动词,充当使节。③名词,使者。这里指外交关系。解释下列加线字。
(1)妻子又死( ) (2)若是谓死而又死( )
(3)为士大夫置酒( ) (4)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 )与例句中加线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虎会为上客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B.全石以为底 |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D.以伤先帝之明 |
翻译下列句子。
(1)简子曰:“善。”乃罢群臣不推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从选文中看,赵简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古以来,君贵民贱,本文却指出君侮臣对国家的严重危害,你认为其中包含着什么思想?
彭雪琴力崇俭朴,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巡阅长江时,每赴营官处,营官急将厅事陈设之古玩及华焕之铺陈,一律撤去,始敢迎入。副将某以千金购玉钟,闻公至,捧而趋,砰然坠地。公见之,微笑曰:“惜哉!”副将悚服,不敢仰视。……
有人谒之于西湖“退省庵”1,公衣茧绸袍,加羊毛外褂,已裂数处,冠缨作黄色。室中除笔砚外,惟竹簏二事2。久之,命饭,园蔬数种,中置肉一盘而已。
【注释】①退省庵:彭雪琴晚年休憩之所。②事:件。下列选项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 B.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
C.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 D.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
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谒: 数:写出“副将悚服,不敢仰视”的大意。
彭雪琴的俭朴,表现在什么方面?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结合文意谈谈彭雪琴的俭朴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④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⑥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 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哪里”。⑥微:如果没有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教 | B.主人日再食两次 |
C.诚然,卿不朕欺诚实 | D.或指其书有的人 |
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坐客为谁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B.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C.濂具以实对计日以还 |
D.或指其书曰门人弟子填其室 |
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联系文中事例,具体分析一下【甲】【乙】两文各反映了宋濂哪些可贵的品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新 柳 唐代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请作简要赏析。 (3分)
治盗法不同
唐崔安潜为西川节度使,到官不诘盗。曰:“盗非所由通容,则不能为。”乃出库钱置三市,置榜其上,曰:“告捕一盗,赏钱五百缗。侣者告捕,释其罪,赏同平人。”未几,有捕盗而至者。盗不服,曰:“汝与我同为盗十六年,赃皆平分,汝安能捕我?”安潜曰:“汝既知吾有榜,何不捕彼以来?则彼应死,汝受赏矣。汝既为所先,死复何辞?”立命给捕者钱,使盗视之,然后杀盗于市。于是诸盗与其侣互相疑,无地容足,夜不及旦,散逃出境,境内遂无一人为盗。
予每读此事,以为策之上者。及得李公择治齐州事,则又不然。齐素多盗,公择痛治之,殊不止。他日得黠盗,察其可用,刺为兵,使直事铃下。间问以盗发辄得而不衰止之故。曰:“此由富家为之囊。使盗自相推为甲乙,官吏巡捕及门,擒一人以首,则免矣。”公择曰:“吾得之矣。”乃令凡得藏盗之家,皆发屋破柱,盗贼遂清。
予乃知治世问事,不可泥纸上陈迹。如安潜之法可谓善矣,而齐盗反恃此以为沉命之计,则变而通之,可不存乎其人哉!
(选自《容斋随笔》)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出库钱置三市(市场) | B.予每读此事,以为策之上者(鞭子) |
C.他日得黠盗,察其可用(狡猾) | D.而齐盗反恃此以为沉命之计(依赖、仗着) |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然后杀盗于市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B.何不捕彼以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
C.如安潜之法可谓善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D.而齐盗反恃此以为沉命之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侣者告捕,释其罪,赏同平人。
②乃令凡得藏盗之家,皆发屋破柱,盗贼遂清。崔安潜和李公择治盗的方法各是什么?作者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指出下列加下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不能名其一处也( ) (2)群响毕绝( )选文中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①者,旷日②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③。惟④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⑤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从⑥。于是还疾耕⑦,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①好猎:喜爱打猎。②旷日:空费时日。③知友:朋友。里:邻里。④惟:思考。⑤恶:恶劣,不好。⑥无从:没有办法。⑦疾耕:努力耕田。)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惟其所以不得之故( ) ②欲得良狗 ( )
③于是还疾耕( ) ④狗良则数得兽矣 ( )“旷日持久而不得兽”中“而”的用法( )
A.表并列 | B.表转折 | C.表修饰 | D.表顺接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则寓言中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庆字更兴,解人也。庆幼聪敏,有器重。博涉群书,不治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饮酒,闲于占对闲:空闲 |
B.年十三,因暴书暴:晒 |
C.卿钥恒置何处恒:经常 |
D.郡县按察按:追究,查办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
①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②言毕,令笞杀之
③沙门乃真盗耳 ④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⑤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⑥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④⑤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
译文:
(2)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译文: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节选自《公输》)
(丙)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下列句子与例句中加线的词的读音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D.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下列有关甲文和乙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中“门庭若市”意思是说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文中形容进谏的人很多, 一方面也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
B.乙文中的“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其中“吾义固不杀人。”朗读的时候要读出公输班大义凛然的语气。 |
C.甲文中的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
D.乙文中的“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突出了墨子不辞劳苦 ,急切停止这场战争的想法 ,从而体现了墨子“非攻”的思想,即反对不义战争。 |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4分)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墨子成功地止楚攻宋,邹忌也成功地说服了齐王进贤纳谏,他们两人的论辩艺术共同点是什么?又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丙文加线的词语。
(1)玉盘珍羞直万钱 珍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歧路,今安在 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文“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丙】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下列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B.朝服衣冠/皆朝于齐 |
C.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下面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孔子云:何陋之有? | B.菊,花之隐逸者也。 |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类比,运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解释【丙】文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吟鞭东指即天涯 ②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②赏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