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北京]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卷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错误的是

A.卖nonɡ盖xī 不不扣zhé
B.脑suǐ 唐tuí 断壁残yuán
C.梁jǐ 闲xiá 然不同jǒnɡ
D.磨zuó 琐xiè 茅顿开sè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

A.比赛场上战斗正酣的体坛健将悴然倒地,让观众感到十分惊恐和惋惜。
B.同学们伫立在展览大厅里,都被那精彩绝伦的书画吸引住了。
C.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再接再厉,不断进取。
D.各级政府一定要按规章制度办事,不能各行其是。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字义相同的是

A.薄弱厚此薄彼
B.辨别不屑置辩
C.惩罚惩恶扬善
D.涨红水涨船高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A.中考前老师送我们一幅对联: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
B.社会上盛传“世界末日”的谣言,我们不要杞人忧天,要安心地生活和生产。
C.在报纸和电视上看了张家港市建设全国的文明城市的详细报道之后,全国许多城市领导蜂拥而至,取经学习,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本届奥运会上,我们的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可是体育圈里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我们只有在田径上有所作为,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B.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C.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D.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荡胸生层云,。(杜甫《望岳》)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达陋室不陋的理由是:;把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比较之后引孔子一句话“ ”来表述心境。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课文        选自《战国策》,这是我国古代一部     史书。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        等。
它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面两个图表,写出观察结论。
表一:2006-2013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天数统计表
表二:2013年北京和其他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率
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昆明杭州广州南京成都西宁
百分比78%91%84%100%89%86%86%86%77%
(数据选自2013《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结论:表一:
表二: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女孩卢为薇和朋友范涛历时一年拍摄了《北京蓝天视觉日记》,在她所拍摄的365张照片中,北京有180天的天空呈现蓝色,而去年官方公布的“蓝天”数量是285个。北京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表示,“蓝天”的概念是空气质量达标天,并非蓝色的天空。统计结果少了105个蓝天,这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1)阅读材料后,你觉得网友讨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答:
(2)讨论会出现多种观点,请你写出两种。
答: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请你对进一步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提出两条建议。
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建议: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共8分)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解释下列语句中词的意思。
(1)望桓侯而还走还:
(2)使人索扁鹊索: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读过此文,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
答: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共10分)
在地坛玩耍的那个孩子走了
①“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当2013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那个曾在地坛玩耍的孩子,静静地走了。
②史铁生,生生就是一块铁。他的一生,阳光的颜色不多,铁的全身都是夜色。他的一生,有太多命运的重创,仿佛铁锤一下下将肉身锻打成刀锋。无形中他比常人多爬了些山,多趟了些河,多踩踏了荆棘。21岁,如诗的年华,他失去了双腿。30岁,而立之年,他失去了双肾。最咸最苦的泪水都流到了心里,汇成河。轮椅碾压的日子,仰头是天蓝,俯首是厚重。
③曾几何时,我们的这个时代是那么的喧嚣,曾几何时,我们的作家是那么的浮躁,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却绝然不同,他以他的方式给这个尘世带来一缕缕的芳香,让我们沉醉其间,又像是带来一颗仙果让我们品尝,口齿存香间,体悟到生命的尊严和壮美。《我与地坛》,在解读着生与死的庄严话题;《我与地坛》,又在咀嚼、品味、诠释、超越着苦难。
④不同于一般以写作为生、为稻梁谋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已经不单是仅供欣赏的文学作品了。他的文字渗透了自己的生命体悟与感受,是在以灵魂撞击灵魂。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既摧残了他,又成全了他。就象珍珠之于蚌贝,那原本就是因砂砾异物折磨而分泌出来的。这样的写作充满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壮,充满了一个男人性格中全部的软弱与刚强。他常常说自己每天都在面对死神,死神多次吻上他冰凉的额头,却又屡屡飘然离开。
⑤于是你也就理解《我与地坛》中的那个一度迷惘的身影了。那座已经荒废五百年的古代园林,却成了一个失魂落魄的孩子的心灵憩园。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这些美丽的景色对那个走投无路的灵魂恰是一种折磨。一个人天天坐着轮椅跑到这里看园墙,看草木,看蜂蝶,看暮鸦归巢,雨燕高歌,经常“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绝对不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
⑥“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我的地方,一夜一夜地等我。”史铁生曾经这样写道,“死是一件无法急着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能完全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面对死亡他就是这样淡然。
⑦终于,2013年的元旦,他去过他的节日了。他停止了自己的探索前行的脚步。不,不,不,史铁生并没有离开我们,他的瑰丽的思想、扼住苦难命运的勇气、以及他所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依然让我们能感受到他的那颗为时代光影跃动的博大心灵,依然继续探索前行。
⑧带着我们一起。
文章抒写了史铁生怎样的生活境况和态度,阅读②—⑥段,填写表格。
境况态度
第②段成长经历对命运的坚强
第③段作品价值①
第④段创作目的②
第⑤段③对生活的迷惘
第⑥段面对死亡④
第⑦段里作者连用了三个“不”字,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
结合全文,理解本文题目。(不超过150个字)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天容易入地难
科学家们都说“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成百上千光年(距离单位,是光波在一年中“行走的路程”,约95608亿公里)远的浩瀚太空;但对地表以下仅十几公里深处的情况还一头雾水。但恰恰是这地表以下的十几公里处,是最应该关注的,因为在此处孕育的“地下杀手”——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浩劫最大。地震学家们一致认为,观测地下比观测太空要难得多,因为我们要探测到可能发生的地震,必须得到达孕育地震的深度,要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深部,而目前的技术水平不能支持这样的探测。人类对地下探测到达的最远距离仅距地表10公里多,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实施的科拉半岛超深钻探工程,最终深度为12261米。
准确向人类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包括两个密切相连的环节——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地震预测是根据所认识的地震发生规律,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做预先估计。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由权威部门把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地震预测是二战结束后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
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变动过程,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有众多未知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现象等,但这种观测通常是非常不完善的。在地表所能观测到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往往不能确定。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
预测地振决不是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能够做到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准确,预测才是有实用性的。
结合第一段中画线句子内容,说说“要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深部”不能删去的两条理由。
答:
依据原文解释链接材料不可确信的理由。
①从地质结构上判断地震。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
②从统计概率中推算地震。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
③从“异象”中得出地震先兆。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各种参数,以及地下水甚至某些动植物等的异常变化(可称为“异象”),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
答: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
快乐是一种能力
张保振
①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②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甲]、[乙]、[丙]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
③人非圣贤,有错难免。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
④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⑤人不能没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路多远、道多难,一定能冲破关山重重最终实现。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这种信仰,与志相联,具有钢铁般的强度,既坚硬无比,有难不畏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在呼啸前进的过程中,乐观主义伴始终。
⑥快乐是能力,能力兴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阅读②—⑤段,用原文填空
第③段论述的是 (1) ,第④段论述的是 (2) ,第⑤
段论述的是 (3) 。
将下面短语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A.靠实践 B.靠思考 C.靠学习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
下面句子有一句使用标准的定义法陈述的,请依据你对“快乐”的理解,参照原文给“快乐”下定义。
(1)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
(2)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
(3)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快乐: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请以“点亮 ”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